地震废墟中经常有重要物品被封在狭小的洞穴中,难以取出,但使用“科学岛”研制的单兵操作搜救仿人手,可以灵巧地取出狭小洞穴中的物品,犹如探囊取物。近日,由合肥研究院承担的废墟搜索单兵操作搜救仿人手研制项目进展顺利,在北京开展的集成实验中联调成功。这是国内智能机器人研究领域一项重要突破。
单兵操作搜救仿人手是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和先进制造所在国家“863”重点项目“地震废墟搜救机器人”的支持下完成的。在研发过程中解决了传物简单轻巧的两节可伸缩机械臂和三指灵巧手的设计问题。专家介绍,单兵操作搜救仿人手包含一个三指灵巧手,可伸缩的两节机械臂,实时传送的视频系统,由单人操作,将仿人手伸入洞中,根据返回的图像方便地调整手臂的伸缩、手爪的开合,完成将物品送入或将洞内重要物品取出的任务。
据悉,“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课题集成实验由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负责和组织,分为废墟表面机器人、废墟洞穴机器人、废墟缝隙机器人、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废墟搜救机器人手爪系统等5大系统。下一步,单兵操作搜救仿人手将重点解决如何方便灵巧操作和拐弯等关键技术问题,可望在今后的地震搜救中发挥重要作用。(记者汪永安)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