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主创新”与“承接转移”亮点频闪

访问次数: 1428                        发布时间:2010-08-09

[字体: ]

846日,“博采中部看发展”六省主流媒体巡回采访团迎着滚滚热浪,先后在我省芜湖和合肥等地深入采访。

  江淮大地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引起新闻同行的浓厚兴趣。通过听介绍、提问题、看现场,一行四十余人不约而同地关注着“创新”和“承接”两个关键词。

  在奇瑞汽车公司现代化的厂房内,来自中部六省的记者对性能优越的“A3、“A5、“瑞麒”、“威麟”,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赞不绝口。奇瑞总经理助理金弋波介绍,“自主创新”是奇瑞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奇瑞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创立之初,奇瑞就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成为一个技术型企业。目前,奇瑞已建成以汽车工程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规划设计院、试验技术中心为依托,与奇瑞协作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协同,和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所等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的研发体系,并拥有一支6000余人的研发团队,掌握了一批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截至2009年底,公司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624件,在国内汽车企业中名列前茅。

  同奇瑞一样,科大讯飞也是我国自主创新领域的骄傲。这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是我国众多软件企业中为数极少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其智能语音核心技术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在科大讯飞,“能听会说”的语音合成和识别技术,让这些见多识广的记者们充分领略了高科技信息产业的神奇。

  芜湖经开区、合肥高新区和经开区,奇瑞、讯飞、安凯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自主创新企业的典范,深深吸引了采访团的每个成员,大家对省领导接受采访时提出的“举全省之力推进自主创新,重点是突出三体建设、扩大四个成果,即强化企业主体、打造创新载体、推进产学研一体,努力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产业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充满信心和期待。

  作为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今年初获批和进展情况,也引起了采访团的广泛关注。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专项规划。目前,示范区建设的组织机构、政策体系和空间布局框架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和抢滩效应开始显现。

  在示范区“一轴双核两翼”战略布局的双核心城市合肥和芜湖,采访团先后专访了两市的负责同志和相关专业部门人士。合肥市通过自身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依托现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不断扩容和提升,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越来越猛;芜湖市明确提出要将芜湖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大城市……都给记者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安徽采访的三天多时间里,揽江淮风貌,进新区名企,一个奋起中的安徽给人印象深刻,一个着力在中部崛起中大有作为的安徽更让人难以忘记。安徽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承接转移的崭新创举等等,都值得中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借鉴学习。 ”来自第五届中博会主办省江西的记者,道出了巡回采访团成员的共同心声。(记者 黄会)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