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已成为财富大转移的推手。在这场游戏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吃亏了,钱被早买房的中老年人赚走了。”在报告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
李稻葵认为,政府对于楼市的调控可能只是刚刚开始。
问题
高房价引发财富不公平转移
“我不担心房地产价格未来可能下降会给金融业带来泡沫与冲击,今天的问题在于,如此快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无形中带来了财富的转移效应。”
从全球经济到中国发展机遇,再到中国必须解决的矛盾,
那么,80后如果都不买房,能否抑制房价上扬?对此,李稻葵的观点是,80后的“早买房”焦虑与现在的高房价,实际上是鸡和蛋的关系,到底孰为因果,谁推动了谁,没有定论。但确定不疑的是,高房价引发的财富转移不公已经成为当今的社会矛盾之一。
预测
房地产调控会坚持很多年
正因为深刻理解高房价带来的社会矛盾,李稻葵坚信,中国政府对于房地产的调控可能是刚刚开始,还将坚持很多年。“如果合肥、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房地产价格继续步北京、上海后尘的话,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被颠覆。”
对于这句类似盛世危言的话,李稻葵是这样解释的:中国社会流动性非常高,整体货币存量超过了美国;几千年土地文化的传统,让中国百姓特别喜欢持有房地产。在这两个前提下,房地产行业如果没有合理调控,房地产价格就会演变成财富分配的工具,“这个格局一旦大体形成,对经济发展毫无疑问是重大打击。”
提醒
示范区房价要警惕“曝光死”
最近几年,合肥以及安徽众多城市都搭上了政策快车取得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合肥等城市房价也一路飙升。
对此,有记者表示,获批不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房价会否出现相同的发展路径?
李稻葵认为,如果按照过去几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办法去做,那么新的示范区很有可能在获批不久就会遭遇房价过快上涨的困局,这么一来,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变成房地产价格的增长点,成为俗称的“曝光死”。“我非常担心,零零总总的开发区建设,最后成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接口,反而把开发区模式搞坏了。”
房价一旦飙升过高,经济还怎么快速发展?李稻葵表示,特别希望借助媒体之口,给官员和企业家们提个醒,“眼光看远一点,一定要避免这样的错误。要杜绝房价过快的上升,还要杜绝房价的持续上升,不能把我们的‘午餐’提前卖出去。”
药方
公租房是舒缓高房价良方
如果不想走老路,我们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李稻葵的办法比较清晰。首先控制需求方,通过信贷杠杆,支持首套房贷,严格二套三套房贷。“应该完全实行对外地人炒房的限制。政府必须要清楚,房地产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而不能成为融资投资的工具。”
在管好需求方的同时,李稻葵认为,政府应该积极投资一批公共性住房,政府长期持有产权。通过公租房的建立,为老百姓提供买房之外的另一条路径。
据了解,此前新加坡、香港等地都有很多政府公租房。李稻葵认为,公租房同样适合比较传统的中国百姓。
李稻葵认为,中国的公租房如果能占到30%~40%的比例,老百姓的购房焦虑将得到有效缓解,房价过快上涨的很多因素也会消失。不过,对于安徽这样的中部地区来说,公租房的比例可能会低一些。(郁宗菊、夏丽霞)
相 关 信 息
城市化,合肥要勇当先锋
李稻葵认为,两年前发生的那场金融风暴,影响还在持续,世界进一步走向多极,美国独霸天下的格局已经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提前了3~5年。而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李稻葵看好合肥、南京、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的潜力。
危机让世界更加多极化
金融危机爆发有两年了,这场危机到底有多大影响,未来5~10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会如何演变?“这场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在我看来可能就是一句话,这场危机使得这个世界更加多极化了,使得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独霸天下的基本格局事实上已经改变了。”李稻葵直言,这场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和发展提前了3~5年。
对于未来5~10年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李稻葵认为有三件大事起主导:全球国际货币体系很可能会出现变化,过程是缓慢的,但最后结果可能是一个巨变;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绿色环保升华为意识形态。
城市化进程合肥有潜力
“城市化现在急需补课。”谈到未来五年的发展,李稻葵称合肥是未来城市化进程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现在大家说的城市化是浅层的城市化——把在城市里长期打工、却没有把家属带到城里的农民工也算为城市的常住人口了。”在李稻葵看来,这部分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口,只有真正把他们吸纳为城市人口,消费潜力和经济活力才会有更大的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谁将担当先锋?李稻葵觉得合肥、南京、武汉等省会城市最有潜力,“人口大约600万左右的那种”。
节能减排任务必须完成
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淘汰落后产能、技术革新等问题,李稻葵多次提到了绿色环保,“如果我们今年下半年总体上完不成‘十一五’提出来的节能减排目标,对于国家的形象是不利的。”李稻葵表示,到时国际上会说,你自己提出来的目标都完成不了,怎么相信未来提出的承诺呢?“从长远来看,除了技术革命和淘汰落后产能,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是启动相关的市场机制,提高资源价格、资源税费、排污费等等。”李稻葵表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下游的企业感受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才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郁宗菊、夏丽霞)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