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市创设“专委会” 不动人员效率提高

访问次数: 1902                        发布时间:2010-09-09

[字体: ]

在不动机构、不动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富阳市以统筹整合理念创设了15"专委会",让部门真正成为执行机构,实现创新政府管理架构。经过3年多的实践,富阳各专委会运转顺畅,政府的协调管理能力和运作效率大大提高,走出一条以较小代价向大部制平滑过渡的改革新路。

  不改体制改机制的改革路径

  记者了解到,大部门体制改革涉及多方利益,处理不慎,易引发人心不稳,这是此项改革的难处所在。富阳市针对这一难题,不触动原有部门设置,通过改变管理机制,设立各专委会",实现各部门职能的整合。

  20074月起,富阳市整合推出了计划统筹委员会、规划统筹委员会、城乡统筹委员会、社会保障委员会、环境保护委员会、公有资产管理运营委员会、现代服务业发展委员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15个职能有机统一的"专委会"。构建起"大计划、大财政、大国土、大三农、大工业、大商贸、大规划、大建设、大交通、大社保、大环保、大监管"12个大部制工作格局。

  富阳市委书记徐文光说,专委会不是一个有形的大部门,而是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思路,把各部门中的相同相近职能梳理出来,整合归类组成不同的专委会。各专委会由一位市委或市政府领导担任主任,都有一个牵头责任部门,并明确职能相关的组成部门,实行统分结合、有分有合,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比如,新设的富阳市社会保障委员会,把原分散在市府办、劳动保障、民政、残联、总工会、卫生、教育、发改、财政、审计、人事等11个部门中,涉及"就业、社保、救助、福利、慈善"5项工作的相同相近职能梳理出来,整合归类到市社会保障委员会。其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牵头责任部门,其它以上各部门为该"专委会"组成部门。

  记者采访了解到,富阳专委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跳出传统的部门设置,不动机构动功能,有效避免了过去机构改革精减--膨胀--精减--膨胀"的弊端。二是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专委会"可分成统筹、执行、监督三类。统筹类负责统筹全市的计划、规划、资金、土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执行类是抓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的落实;监督类主要是指监督管理委员会,整合全市各类监督资源,包括体制内监督和体制外监督,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三是去部门权力利益化,建立大计划大财政大预算体系。财政预算改变过去按基数逐年递增切块给部门的做法,实行"项目化、直拨制"。科学编制项目计划,凭项目安排资金,资金由财政直拨,减少了部门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上的暗箱操作和自由裁量权。

  部门统筹整合产生明显效果

  据了解,经过3年实践,富阳市的"专委会"的运作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政府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权力部门化等问题,部门合力明显增强,政府效能明显提高。

  富阳市副市长、市城乡统筹委员会主任王小丁说,城乡统筹委员会就是构筑大三农工作格局。这个专委会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建设、国土、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等20个有涉农职能的组成部门。所有部门凡涉及"三农"问题的惠农政策、重大项目等统归这个"专委会"管理。

  他举例说,富阳洞桥镇小坞村有72户村民原来居住在山边的一条小溪两旁,由于小流域常有地质灾害,加上村民的危房户多,多年前政府就提出让村民整体搬迁。但是,由于地质灾害归国土局管,小流域治理归水利局管,下山移民归农办管,农村住房特困户补助又归建设局管。在传统的政府运作中,一个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无力跨分管部门协调和督促,加上部门间的推诿扯皮,搬迁始终难完成。城乡统筹委员会成立后介入此事,不仅各部门协调顺手,而且整合了多个部门的相关政策资金,使得每户村民能得到6-7万政策补助。20097月,搬迁新村顺利建成入住。

  创设公有资产管理运营委员会从一开始就引人注目。市财政局局长华之江对记者说,它的目的就是通过大财政,对分散在各部门中的政府资金,资产,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做到财政收入颗粒归仓不留缝隙,预算全口径不留死角,支出全覆盖不留空缺。公资委成立后首先做的两件事是,一是将原先分散在机关部门166个独立核算单位的各种财政性收入全部剥离出来,存入财政专户。二是把机关事业单位过去可以自己做主出租的公房,收上来集中管理,由"公资委"组织拍租。首批61家单位移交过来的部门出租房,年出租收入可达1600多万元,既增加了市政府的收入,更减少了各部门领导权力寻租的腐败风险。

  据华之江介绍,这些直接影响到部门既得利益的改革举措,在实施中并没有遇到部门的阻力,原因是市政府针对是部门政府财产,收归管理名正言顺,尽管有一些部门心里不情愿,但也无话可说。

  专委会制给行政改革带来的启示

  记者采访发现,如何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为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正成为当前发达地区普遍面临一个紧迫课题。富阳专委会制的创新实践,为地方政府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

  徐文光认为, 大部制改革不管部门多大,一个部门不太可能把一项工作全部管到边。 推进大部制改革的关键是贯彻统筹整合理念,用统筹整合的眼光可以发现普遍联系的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性。大部制改革的本质规律是职能有机统一。比如,成立的监督管理委员会,整合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等职能力量,由监督管理委员会总揽统筹,建立大监管工作格局,收到明显的效果。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大部制改革势在必行,采取不改体制改机制的思路,可以大大降低改革的风险和阻力。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汪玉凯教授在富阳调研后认为,从表面上看,富阳没变机构,但神变了,运转变了,在形式上实现了政府权力的重组和政府运作方式的转变,只要国家推出大部制,富阳可以马上实现有机对接。记者注意到,也正是富阳"专委会"改革的顺利实施,这一创新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党政工作创新典范"

  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马力宏认为,借鉴富阳运作思路可以推进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就地方层次来讲,由于条条上掌握着大量资源,使得地方机构改革常出现下改上不改,改了也白改;下改上不改,改了要吃亏的现象。而富阳采取的是对上依旧,对下从新的做法,不仅减少了改革阻力,而且做到了下面先改革,改了不吃亏。富阳的成功实践对全国其它地方来说都有启发和普适性意义。(记者谢云挺)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