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中国教育的十个方面

访问次数: 2559                        发布时间:2010-09-10

[字体: ]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新中国六十多年,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的教育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到教育改革,小到学生的书包、高校开学,甚至性教育内容,外媒都给予了广泛关注。这背后既有挑剔的目光,也有善意的评判。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兴国家,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外媒的批评,积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和进步。

关注一:教育投资

外媒:全球创新力最新调查显示 中国进步最快

新华网消息:据埃菲社23日报道,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今天公布了2004-2008年全球82个经济体的创新绩效排名。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而中国是进步最快的经济体。

报告说,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的进步“引人注目”,认为这种飞跃得益于中国通过加大研发和教育投资来建设更具创新力的经济的政策。

报告指出,排在前五位的经济体分别是日本、瑞士、芬兰、美国和瑞典。虽然新兴市场获得了显著的科技进步,但发达国家仍然在这方面占据统治地位,特别是日本和瑞士。 >>>详细

关注二:汉语教育

外媒解析汉字地位:中日简化异同 不能开废简倒车

日本、韩国、越南等过去的汉字文化圈国家越来越重视汉字,但并不等于就能广泛使用或理解“中文”,何况“入籍”异国的汉字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单靠汉字能促进文化交流之说并不真切。更严重的是,朝令夕改,不仅劳民伤财,也是破坏国际信誉的行为,绝对不能儿戏。

中国汉字从繁到简,其实是历史的必然。日本明治维新、中国五四运动,当时产生强烈的废弃汉字思维,一是东方落后于西方的现实,二是机械化才能迎头赶上的新认识,即使没有奢望再度崛起,也曾期望能摆脱被殖民被奴役的命运。事后证明,废除汉字不仅不现实,而且是过分极端的行为。过后日本采取了限制汉字使用的策略,中国则从大规模简化汉字着手,推广白话文和普通话,如果中国没有这些革新过程,就绝对不可能有今天的崛起现象。 >>>详细

外媒:孔子学院向世界各地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是中国打造积极形象的一个工具。孔子学院旨在向世界各地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其在南亚也非常活跃。

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都建有孔子学院。此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系中国国有对外广播电台———还在马尔代夫、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尼泊尔开办了“广播孔子学院”。

此外,北京还向南亚国家留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以鼓励他们在中国学习汉语及其他课程。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一直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合作,鼓励巴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中国高等学府攻读博士学位。中国还一直向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提供多项奖学金,有关奖学金项目已实施近十年时间。这些主动举措使中国得以将自身宣传为医学和科技等学科的高等教育中心,并对南亚国家留学生持欢迎态度。 >>>详细

外媒:汉语和普通话正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商品

马来西亚《BorneoPost》星期一发表文章说,汉语和普通话正在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商品,随着越来越“孔子学院”和“汉语和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在多个国家的落地生根,一股学习汉语和普通话的热潮正在全球兴起。

文章中说,巨大的商业机会和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让许多美国人投身到学习汉语的热潮。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熟练掌握汉语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就业机会而且还意味着竞争力的提高。 >>>详细

关注三:高校开学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7日)的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西方被中国人的志向打败》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从一张照片说起的。

这张照片拍的是武汉市一所高校的体育馆,照片中的体育馆里铺了上百张的凉席,送孩子报到的一些父母在这些凉席上,有坐着聊天的,有躺着睡觉的。原来,这是学校开放了体育馆,让那些住不起酒店或者住不上酒店的家长们在这体育馆凑合着睡上一晚上。为什么这样的新闻会引起西方媒体的关注呢? >>>详细

关注四:学术能力

外媒:解读中国成为超级大国三个关键“硬伤”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l995年,中国将近一半的科研所和组织没有发表任何研究报告。中国大约有5000个这样的研究所和机构,平均每个机构有125 名科学家和研究员,因此该报告表明,那一年,近2500个研究所和机构的31万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甚至没有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还发现,研究机构拿出来的科研成果只有5%达到" 国家级水平" (最高水准),还有15% 达到" 部级水平" (二等水平)。报告还说,1995年,各研究所和机构申请的创新专利平均只有0.09个。

很显然,中国科研领域这种糟糕的成绩是不能只用缺乏资源来解释的,而是证明了制度和体制上的制约。这些制约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投入了大量资金枣通过政府直接购买和合资企业枣进口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但在吸收和利用外国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方面行动还如此缓慢;这些制约还解释了为什么实验室内取得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而创新的成功率却只有10% 左右。 >>>详细

关注五:学生负担

国外专家建言中小学生该背多重书包

 关于小学生书包的重量,帕宁认为,过重的书包严重影响儿童肌体的发育。他建议家长,儿童的书包的重量应为其体重的10%左右。根据有关规定,1-3年级的学生的课本每本书不能超过300,5-6年级为400,7-9年级为500,10-11年级为60012年级学生的书包满负荷不能超过1.5公斤,34年级学生的书包应为2.5公斤左右;对于中年级的学生,7年级以前书包的重量应该以2.5公斤左右为宜,即使910年级的学生,其书包的重量也不应超过4公斤。空书包的重量最好不要超过半公斤。

 与此同时,学生背着这样的“负担”步行距离不能超过3公里,因此学校网的建设应该以此为标准。但是实际上,学生书包的重量远远高于这个标准,因此,俄罗斯教育界“减负”的任务也很重。 >>>详细

美国《时代周刊》:根据美国教育部的调查,2002年美国十年级学生每周做作业的时间超过10小时,而根据亚洲协会的报道,中国学生每周做作业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两倍。

 虽然许多美国大学的创新能力要超过中国,不过受教育人群增多和公民素质提高使得经济和企业从中受益。劳动力的基础教育能力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关键因素。 >>>详细

关注六:性教育

外媒:中国人缺乏性教育对性很保守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812报道事实上,在涉及性话题时,中国人依然非常拘谨,其程度达到惊人的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说:“性行业在中国遭到唾弃。中国对性采取谩骂和妖魔化的态度,尽管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还常常会带来健康问题。”他说,例如,未婚少女不敢告诉任何人她们怀孕了,因为她们害怕受到社会的谴责。

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许多少女偷着去非法堕胎,这对她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详细

关注七:大学生就业

外媒称中国失业大学生可能成为新游民 现实严峻

这是在中国一个逐渐成型,但还没被社会关注到的群体。这群体都是些失业或半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多数就蜗居在城市边缘郊区的农民房,或是城里生活属于低档次的“城中村”。

北京《格言》杂志编辑李东辉,是一名较幸运的80后,他告诉笔者,其实这群体与社会无法协调还有着多样复杂的因素。

但最直接原因是他们都想流连北京,并对北京存有过多期盼。

事实上地方也需要大学生,只不过“留在首都”的意志牵涉到知识分子对城市的种种向往,这也是年轻人朝向现代化的必然心态。更何况,在地方上只要有门路有关系,不管学习多烂都能被家里人安排到好单位,而没有关系的学生就只能跟很多人一起争那仅有的几碗饭,有时还争不到。既然都是窘境,流连北京,机会还多些。 >>>详细

关注八:出国留学

外媒:中国学生留学路艰辛 多种因素易导致厌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留学已经成为高考失利学子的另辟之径。据统计,目前西班牙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其中高考毕业生占据着相当比例。但是,出国留学是否就真的成为了他们通往象牙塔的有效捷径呢? >>>详细

关注九:校园安全

外媒关注中国强化校园治安管理

《华尔街日报》52文章,原题:北京强化校园巡逻 在发生一系列针对校园儿童的暴力事件后,中国政府向警察发布紧急命令,要求加强校园安全。不过,有人认为这些暴力事件是中国深层社会问题的体现。

中国公安部周六命令警察加强对校园周围的巡逻,并向学校提供警报器和其他保卫设备。另外,政府还在校园附近的网吧、娱乐场所和短期租赁公寓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监管机构。 >>>详细

关注十:教育改革

外媒高度关注中国两会 经济民生成关注焦点

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发表社论说,虎年的中国两会值得期待,而医改、教改以及其他体制改革或制度创新课题应该会成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讨论重点。社论指出,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审议与人大代表产生方式有关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这个修正案草案如果获得通过,中国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将迎来“同票同权”的新时代,这也将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详细

资料:外国的教师节

·委内瑞拉:每年115日定为教师节。这天除庆祝大会外,还有向教师献花等敬师活动。

·泰国:每年116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全国学校放假, 隆重庆祝。各地的庆祝仪式上,向当年退休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

·苏丹:从1971224日起,全国实行教育改革,将这天定为教师节。中小学一律放假一天,以示庆祝和纪念。

·德国:每年612日定为教师节。各地开展尊师敬师活动。

·匈牙利: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一定为教师节。节前,国家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表彰和命名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还颁以重奖。

·印度:每年95日定为教师节,而每年1114日的印度儿童节同时定为印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汉语教材图书展亮相泰国“世界教师节”

国际教育观察

国际交流活动上中外大学生差别大

“你们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吗?”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YICGG)的现场,评委向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参赛团队发问。团队的中国学生们正在用视频、PPT和海报向评委介绍日本捕鲸业的现状,让人联想到获得今年奥斯卡奖的纪录片《海豚湾》。当天的许多参赛提案都面对了类似的问题,参赛的中国学生发现,自己虽然关注到“问题在哪里”,却很难说出“我们能怎么做”。

“中国人一般喜欢谈定义、概念,来自国外的同学则更注重细节,讲求‘做实事’。”在YICGG获得“最具价值项目”奖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团队队长唐以仁对记者说。在决赛第二轮“世界团队”的PK中,他们与5名意大利学生合作,课题与空气污染相关。为时两天的讨论中,意大利学生表现出对“具体”的重视:选择某一个或几个个案,善于利用数据、简要的图表等形式做分析,这让中国学生感慨良多:“我们往往只是谈节能、环保之类泛泛的观点。” >>>详细

海外留学市场现状调查

又到8,国内考生的出国留学大军再成社会关注的焦点。最近有机构预测,今年中国自费留学总量或将增长30%,达到创纪录的27万人,这也将继续保持中国“留学生输出全球第一”的地位。而随着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低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有专家也提出了应警惕“留学负现象”的发生。为此,我们推出这期海外留学市场调查,将目前各主要留学目的地国的留学政策法规、留学市场现状、中国留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危害较大的“黑中介”、“野鸡学校”现象等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详细

看日本如何吸引人才

日本政府一直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体系。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的外来人才引进体系。

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在其著作中表达过这样的思想:“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教育是治国的根本。”日本作为一个多山的群岛国家,自然资源有限,所以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详细

卡塔尔“教育特区”之路

2001年进行反恐战争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声誉可谓一落千丈。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同一时期,美国的大学却在这里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欢迎与发展,这大概主要归功于卡塔尔在“9·11事件发生同年所设立的“卡塔尔教育城”。

卡塔尔教育城位于首都多哈西部近郊,占地14平方公里,它是由卡塔尔国王亲自发起并由王妃担任主席的卡塔尔教育、科学与社会发展基金会创办。教育城的设立显然是卡塔尔基金会长久以来注重教育的一个结果,但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挑战的背景不容忽视,按照基金会负责人的说法,教育城旨在“为卡塔尔和海湾地区储备人才,以便适应世界变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促使卡塔尔在创新教育和研究方面引领潮流”。 >>>详细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