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编办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访问次数: 911                        发布时间:2016-06-21

[字体: ]

强化责任担当  务实脱贫攻坚

桃源河村位于六安市霍山县诸佛庵镇西部,总面积2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600,辖27个村民组,757户,2867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241人,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自201410月结对帮扶桃源河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六安市编办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一、分析致贫原因,拔掉贫穷之根

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是桃源河村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全村有31123人因此致贫,占总贫困人口的51%。六安市编办把争取项目资金,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落实帮扶单位职责的头等大事。一年多来,先后争取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实施桃儿岭村民组2.3公里村组道路硬化;争取45万元道路畅通计划资金,实施方山、沛西两个村民组道路硬化;争取35万元水毁项目资金,修复通往嵩山寨旅游道路;争取10万元项目资金,修建嵩山瀑布观景桥。这些项目的建成,显著提升了村里的发展环境,改善了近400人的交通运输条件,弯弯曲曲的山路也变成了全村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二、落实帮扶责任,聚焦精准施策

找准穷根子是手段,开对药方子是保障。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活动以来,六安市编办先后有8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桃源河村共9名贫困户。六安市编办主任袁孝友多次带领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走访慰问,做到真入户、真结对、真帮扶。他与帮扶对象深入交谈,全面掌握帮扶对象详实情况,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仔细填写贫困户情况表和扶贫手册。结对帮扶干部结合每户群众的发展意愿和生产资料等情况,坚持发展生产,需求导向,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共制定了26条帮扶措施,户均3条以上,其中发展生产帮扶措施19条,户均2条。

三、培养脱贫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六安市编办与桃源河村两委开展针对性宣传工作,增强贫困户脱贫的信心,积极提升贫困户发展生产能力的意愿,引导贫困户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在当地党和政府帮助下,加上自身辛勤劳动才能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

困难群众开荒种茶,合作社免费发放生产资料。去年,六安市编办为桃源河村松山茶叶合作社争取了5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购买茶籽、茶苗、肥料。先后引导和动员12户困难群众开辟了50多亩荒地栽培茶叶。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免费发放了1500多斤茶籽,1万余株茶苗和1吨茶叶专用肥。

桃源河村茅山片的5个村民组,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山场面积大,植被条件好,适宜发展高山养羊,群众发展的意愿也十分强烈。得知这个情况后,袁孝友主任亲自督促桃源河村两委,筹备实施互助合作、贷羊还羊项目,并亲自联系帮扶资金落实。旨在通过贫困户组建高山养羊互助组,由互助组成员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发展高山养羊。激活他们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激情,逐步培养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计划通过3年的发展,羊的养殖规模达到2000头,实现贫困户的致富梦。村民黄开道就是袁孝友主任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在袁孝友主任的关心帮助下,黄开道一年多前开始了高山养羊。目前,养殖规模已发展到80多只,羊舍的面积也由当初的20多平方米扩建到120多平方米,预计年底出栏40多只,纯收入约3万余元。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六安市编办将继续履行自己的庄严承诺,不断想办法谋实策,帮扶桃源河村,早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过上他们憧憬着的蓝天碧水,翠竹白羊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