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政府机构改革实现一“简”、二“转”、三“特色”

访问次数: 2079                        发布时间:2010-09-27

[字体: ]

安徽省六安市政府机构改革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顺职责关系为重点,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组织结构,初步实现了一、二、三特色

  一”——政府机构明显瘦身严格按照中央三不突破的要求,机构数量明显减少。7个县区政府机构由原来的173个,减少到166个,平均每县区精减4%。同时,部门内部业务通过职能调整合并,内设机构也显现了精简趋势。市政府办公室原有7个秘书科,改革后,只设了4个秘书室。

  ”——政府职能明显转变。一是通过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通运输局、城市规划局、行政管理执法局,调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整合文化、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机构,有效地加强了工业统筹协调,加快了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推动了城乡规划统筹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了人力资源统一管理、流动、配置,完善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了医疗管理、药品管理的职能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职责,落实了城市行政综合管理任务。二是通过对涉及到多个部门工作职责的调整和划转,对涉及到多个部门承担的23项事务的牵头责任和相应责任明确和强化,较好地解决了权责脱节、职责交叉的突出问题。特别将中药材保护、开发、利用、管理等职能从林业部门归并到食品药品管理部门,进一步理顺了职责关系,促进了六安中药材经济的发展。三是按照规定取消和下放了11项行政审批事项,整合各部门审批事项于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行使审批权限,集中办理审批业务。在人员编制、内设机构数量和中层领导职数不变的前提下,共有15个部门设立行政审批服务科,并统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公,较好地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效能的提升。

  特色”——机构体现区域特色。六安市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严格执行中央规定的前提下,特别注重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一是沿淮及平原的寿县、霍邱等区县均加强了农业和粮食工作部门,推动粮食产业化,确保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二是地处山区的金寨、霍山、舒城等县区均把林业部门列入政府序列,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三是根据六安水利事业特点,市县区政府均设置了水利主管部门,列入政府序列,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淮河库区治理,推动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六安市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