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会闭幕 我省重点项目门槛提至历史最高点

访问次数: 1491                        发布时间:2010-09-29

[字体: ]

为期三天的第五届中博会昨在南昌顺利闭幕。三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中部六省对崛起的期待却是长期的。今年的中博会是在中国经济率先向好,全球产业以新的姿态和速度转移的背景下召开的。面对新的形式,在此次中博会上,无论是项目推介还是邀商,我省都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开始以新的思路和姿态利用中博会这个大平台。

  首次整体推介皖江城市带

  在本次中博会上,我省实际只举行了一次推介会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专场推介会。这种在中博会上单独为省内某个区域举行推介会,在我省尚属首次。

  此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所在市精选54个推介项目,总投资1098.4亿元,分别占全省推介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69%73%。皖北地区共推出27个推介项目,总投资513亿元,突出中药产业化、煤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等。皖南地区以旅游、物流、铜系列产品产业化等为主,共推出29个,投资总额551.2亿元。

  为配合推介会的开展,我省又从全省各市以及示范区内江南、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上报的227个推介项目中精选出80个重点推介项目,编印成《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安徽省重点项目册》,项目总投资达1615.2亿元,涉及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等6大行业。

  在选商中完成结构调整

  王三运省长在本次中博会的高峰论坛上曾指出,金融危机是一个大课堂,也是一面多棱镜。通过这个大课堂,我们坚定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和信心,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身的问题和差距、自身的优势和潜力,看到了一股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中部力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面临的是国际国内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世界潮流。中部要在转型中培育竞争优势,让中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新生力量。

  省长所言所指均强调了中部特别是我省在新一轮的低碳经济发展中,不能再“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为此,我省推出的80个推介项目中,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类项目共47个,总投资约906.3亿元,分别占总数的58.8%56%,占此次入册项目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光伏等为主的高新技术类项目14个,总投资约465.3亿元;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等为主的先进制造类项目33个,总投资约441亿元。另外,还推出以商贸、物流、批发等为主的现代服务类项目7个,总投资约77.8亿元,分别占总数的8.8%4.8%

  要招就招集团军、王牌军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从招商环节破除“园区候鸟企业”尴尬,招来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集群无疑是一良策。

  仅以80个重点推介项目为例,其中以产业园区或基地形式整体包装推介的项目有34个,占项目总数的42.5%。如合肥市重点推出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服务外包、电子电器等多个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集群项目,芜湖市重点推出涉及文化、电子信息、光伏等优势产业项目。

  另外,提升招商门槛,提高对投资强度的要求也是保护资源的一种途径。这就要求招来的企业足够大,投下的资金足够多,为此,此次招商除突出招集团军外,对有实力的生力军、王牌军也有所倾斜。80个推介项目总投资1615.2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总额约20.2亿,为我省参加中博会以来项目平均投资额之最。

  投资总额超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22个,其中超100亿元项目3个,分别是安庆市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淮南市旧城综合治理项目,江南集中区的起步区道路、桥梁、管网建设项目。(强飞)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