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这是目前由国家发改委审定的唯一一份地方性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对于指导皖江示范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省发改委、皖江办负责人近日专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对该《目录》进行了深入解读。
促进产业分工更加合理
问: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是重要的宏观指导工具之一,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皖江示范区建设全面加快之际,编制和出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对于皖江示范区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答:我们认为,《目录》对指导泛长三角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皖江示范区产业在承接中提升,在创新中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促进全省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机统一,具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首先,编制和出台《目录》是加速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的需要。具有明确指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产业目录,可以使产业流向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格局的总体部署,更好地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实施有效引导。
其次,出台这份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产业承接与发展的重点,是落实皖江示范区规划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目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皖江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生产力要素资源条件,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构筑起合理分工、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再次,《目录》也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区域性产业转移制订发布专项《目录》,是国家在宏观调控工具和模式上的创新,也是国家产业布局调整总体战略在皖江区域的具体体现。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问:主动承接,优化升级,是皖江示范区产业发展一项重要原则。这份《目录》从哪些方面贯彻并体现了这一原则?
答:《目录》仅设置鼓励类条目,以鼓励类条目引导地区间产业有序转移,限制类、淘汰类将严格按照国家现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
首先,从进一步延伸价值链条、完善产业体系出发,以高端产品和先进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调整升级,全面增强骨干企业、重点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比如在冶金产业上,《目录》就明确将高强度钢筋、汽车板、造船板应用技术,以及石油开采、核电等领域专用特种钢管生产列为发展重点。
其次,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出发,在公共安全产业、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我省已经已经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领域,提出了部分产品和项目,以吸引长三角地区资本、人力和技术资源的流入,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形成突破。再次,从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出发,突出以自动化、集约化和现代生物技术对传统制造过程进行改造和提升,在全面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目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承载效益为切入点,引导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环境容量需求型产业在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升级和改造,实现与生态环境和民生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目录》对金融服务、外包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以及基础设施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进一步夯实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
促进产业项目尽早落地
问:对《目录》所鼓励的产业领域,具体将采取哪些举措来引导其加快发展?
答:根据规定,对于鼓励类的产业项目,将享受进口设备免关税和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减免税政策,在土地申报、环保审批等方面也将获得更大的支持。同时,银行在信贷投放上也将进行倾斜。
省政府办公厅已经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用足用活政策,搞好协调服务,提高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环境评价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力争项目尽早落地、尽快发挥效益。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