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合肥或许真的很冷

访问次数: 3296                        发布时间:2010-10-12

[字体: ]

这几天海南的极端暴雨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备受关注的还有另一则消息,有专家指出北半球今年冬季将遭遇“千年极寒”,中国也可能难以幸免。这个“千年极寒”究竟有多寒,对合肥会有怎样的影响?如果再次遭遇2008年那样的暴雪、冰冻天气,合肥该如何应对?

  今年冬天也许会更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任保华,长期从事大气方面的研究,这两天他也关注到了“千年极寒”这一问题。尽管无法确定这次“极寒”是不是能称之为“千年一遇”,但任保华分析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局部地区也会出现极端严寒的天气。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研究室主任蒋跃林教授也认为,今年冬季安徽省包括合肥在内,变冷的趋势是存在的。蒋跃林根据长期的研究分析说,1990年至2000年,这十年间冬季偏暖的现象非常明显;但是2000年之后,这十年来安徽的冬季都有偏冷的趋势。“根据这一趋势来看,今年安徽省冬季很可能继续这种偏冷的状态”,蒋跃林分析说,影响气候的因素非常多,因此究竟会冷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未雨绸缪才能不慌乱

  2008年、2009年的大雪和严寒,给合肥带来的种种不便依然让人记忆深刻。有人甚至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越现代化反倒越脆弱化?如果今年再次遭遇寒冬暴雪,该怎么办?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一整套的应急方案,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蒋跃林说,有了完备的应急方案,遇到极端天气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蒋跃林觉得有关部门在规划时,就要提前考虑到可能面临的极端气候,在供电线路架设、水库水坝修建、排水管网设计等方面做好提前量。

  举手之劳减少极端天气

  “现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是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任保华认为,人类的很多活动干扰了气候的正常变化,比如西南部大旱、夏季极端酷热、海南暴雨等,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蒋跃林分析说,要减少这些极端天气,人类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些约束,现在都在提倡节能减排,就是约束的一个体现。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温室气体的排放,但要有计划、有效率地排放。

  任保华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觉得不管是个人,还是工矿企业,都要倡导低碳减少排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极端天气的出现,否则“千年极寒”、“千年极热”、“千年暴雨”的极端天气就会越来越频繁。(魏永)

 

信息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