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推动公益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减轻患者负担

访问次数: 1652                        发布时间:2010-11-18

[字体: ]

     新华网长沙11月18日电(记者谢樱)慢性病免费上门随诊、自付比例进一步降低、药品零差价销售……不仅看病得实惠,对72岁的退休职工熊学泉来说,社区医院有着比大医院更舒适的医疗环境,“小病去社区,大病进医院”已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大医院爆满而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当是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湖南株洲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以构建公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系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便民、惠民的基层医疗工作机制,并给予医保等配套政策倾斜支持,减轻患者看病负担。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一直存在着服务水平低、医疗能力不强的问题,株洲市医改领导小组负责人指出,政府要像办9年义务教育一样办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一个街道办事处设置一个中心的原则,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划布局进行整合和调整,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将每个社区医生和护士的电话号码印成名片发放到各个社区居民手中,老百姓一有需求随叫随到。大力推行社区服务团队模式,开展上门建档、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家庭健康指导、家庭康复指导等‘六上门服务’。”株洲荷塘区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何爱权介绍。

    现在,株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共组织申报各类卫生项目126个,为基层卫生机构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31期,培训卫技人员3236人,硬件和软件条件都有长足进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大类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全部实施,并为33.7万名城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医保政策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不管是医保起付标准、自付比例,社区医院都比大医院更优惠。”59岁的退休职工李辛林说,他在社区医院住院11天共产生的2292元费用中,他自己只需掏200元。

    株洲市医疗保险处处长陈志鸿介绍,株洲还将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和大病医疗互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并降低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药费的个人自付比例,城镇职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付比例最低降至5%,退休人员为3%。此外,株洲还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并实现100%报销,切实减轻参保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医院的首诊率。

相关新闻:

株洲公立医院改革寻新路径 建医疗集团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如果药品也像烟草专卖一样,只通过一个中间环节,直接进入零售市场销售,那么药价虚高问题就不存在了,这也是解决看病贵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

115,株洲市卫生局副局长周伦祥牵头,组织市医卫界政协委员前往醴陵市中医院调研医改工作。会上,大家大胆地提出,国家应改变目前的医疗体系定价系统,建议借鉴烟草专卖的形式,对药品及耗材推行专卖制度。

这只是株洲医改大政中对药价虚高所下方子的一个建议案。其实,早在今年2月,株洲就被确定为全国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株洲医改,在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描摹自己的“路径图”。

对过度医疗行为予以十倍罚款

患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黄某刚一住进株洲市一医院,就收到了一份临床路径告知书:进入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是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一套在一般情况下专科医生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从病人进入医院到接受检查、手术、治疗,甚至是接受护理及出院都有章可循,减少了诊疗的随意性,同时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后,术前必检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感染性疾病筛查等项;手术日为住院当天;预防性抗菌药用药时间为术前0.52小时内;无特殊情况,术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后住院日不超过7天。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在哪里,贵在哪里?难在“看大医院难,看专家难”;“贵在药品,贵在过度医疗及检查”。对此,株洲市一医院院长杨正文并不讳言。为此,该医院开放365天门诊,增加专家接诊时间,整合专家力量合理安排,并开通网上挂号途径予以有效疏导。优化诊疗流程,推出“看病一卡通”,把患者挂号、候诊时间限制在15分钟以内。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把药品比例由去年的50%左右下降至今年的43%,率先在全省探索临床路径,从病人入院到出院,严格规范了每一天诊疗内容、药品发放及护理细节等,让病人明白消费,让医生有章可循,减少诊疗的随意性,同时降低病人医疗费用。该院计划,在目前已有10个单病种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将逐步推广到41个单病种。

与此同时,该院每月均对大处方及过度医疗行为予以点评,规定对过度医疗、收受红包及索取回扣等行为一经发现予以十倍罚款,其罚没所得给予举报者。200910月,一名患者举报该院一名医生多收费,经查确系该医生在血糖检查项目中多收了10元钱,医院对该名医生作出了十倍罚金的处罚,其罚没所得全部给了举报人。

“合理用药”的理念目前已成为医改的共识。601医院每个月对用药排在前十位的医生都予以公布及审核,对超量用药的医生由“内部监督委员会”约请谈话,多次谈话不改的予以辞退。去年,该院就为此辞退了一名本科生。

众多厂矿企业医院华丽转身

株洲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市内厂矿企业医院众多,且“小而全”,普通医疗资源过剩,而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基层服务体系并不健全。为打破这种格局,2004年始,随着企业主辅分离,全市17家企业医院相继进行了程度不一的改革和改制,其中,市政府接管了3家,区政府接管2家并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另外基础较好的5家企业医院进行产权改制,成为股份制医院,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7家企业医院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这些有益的探索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供了经验。

向左还是向右?在十字街头,5年前,众多企业医院一度陷入徘徊。在这场华丽转身中,有两个背影极具代表性。一家是601医院(现为恺德医院),一家是331医院,前者转为股份制医院,建立了完备的法人治理机构,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专科医院;后者则成功转变为公立医院,移交市政府,走综合医院的路子。两者均于今年通过评审由二级医院升格为三级医院。

2003年,601医院率先与母体株硬集团剥离,吸纳员工身份置换金投资新医院,成立独立的法人实体,走向市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建议药品定价借鉴烟草专卖方式”

“临床医生的收入比行政人员或一般员工要高出十倍以上。”这在331医院并不稀罕。自2001年始,该院就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大刀阔斧,其绩效工资占总收入60%以上,向高技术科室,向关键岗位及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倾斜,其收入的多少与干多干少,与所从事工作的技术含量直接挂钩。

“院长薪酬要控制在本院职工年平均薪酬的2-4倍以内。一线医务骨干的薪酬要比一般岗位员工高出数倍之多,甚至超过院长。”——这也是株洲医改的另一个向度,而331医院早就走到了改革的前头。

115,株洲市卫生局副局长周伦祥牵头,组织市医卫界政协委员前往醴陵市中医院调研医改工作。会上,大家就大胆地提出,国家应该改变目前的医疗体系定价系统,建议借鉴烟草专卖的形式,对药品及耗材推行专卖制度。

组建医疗集团呼声四起

组建医疗集团,优化资源配置,也是当下株洲医卫界炙手可热的话题,这也是周伦祥最先提出的构想。20098月,株洲市一医院兼并湘安医院、株洲市口腔医院、株洲市湘江司法鉴定中心。随后,331医院集团及恺德医疗集团的组建工作也呼声四起,其医疗市场的竞争态势一触即发。

株洲市计划,整合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伤科医院、田心医院组建市中心医院,成为市级综合医疗中心;将省中医药高专附属医院作为市级中医系列医疗中心,坚持中西医并重,鼓励公立医院发展中医药事业;将市331医院、市二医院、市人民医院确定为区域医疗中心。

为有效改革公办医院管办体制,转变目前由组织编制人事部门管“人”、财政部门管“钱”、国资部门管“物”、卫生部门管“事”的格局,株洲市计划成立市公立医院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卫生局),履行政府办医职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实行全行业依法监督管理,履行政府管医职能。依托市中心医院成立市级临床检验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逐步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探索建立洗涤中心、耗材配送中心。(潇湘晨报记者吴通清 王兴夏)

·             聚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政府主导 医院回归公益性

·             卫生部:解决患者垫支等问题 医保费用将异地结算

·             卫生部长陈竺:医保费将逐步实现医院直接结算

·             民营医院医改观察:如何成为百姓医院

·             中央高度重视医改 八协会对医药工作者发出倡议

·             本网特稿:各地医改方案惠民新举大盘点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