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第一次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在巢湖召开

访问次数: 1663                        发布时间:2010-11-30

[字体: ]

五市掌门人聚首巢湖共谋合肥经济圈发展

 

中安在线讯 “合肥经济圈”五市如何找准合作共建“兴奋点”,来合力推动经济圈建设?1130,合肥经济圈第一次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在巢湖召开,合肥、淮南、六安、巢湖以及县级桐城市五市“掌门人”齐聚巢湖,共商发展大计,推进合肥经济圈“十二五”规划对接。

  据悉,经济圈五市将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找准各市合作共建“兴奋点”,合力推动经济圈建设。

  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会晤

  本次会议是合肥经济圈党政领导首次会商会议。据悉,五市或将以此次会商会议为契机,建立更加紧密的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会晤机制。同时,大力推动各市不同层面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之间常态化交流协作机制;选定经济圈关联度强、配套效率高、发展前景广的优势产业,合力做大做强。

  编制经济圈“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是经济圈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快经济圈“十二五”发展,近期,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及桐城市5市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合肥经济圈2011-2015年发展规划和工业、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城际轨道5个规划(讨论稿)

  30日下午,省发改委将主持规划研讨,加快构建经济圈一体化规划体系。

  经济圈五市统一区号

  据悉,五市将继续深入推进经济圈通信同城化研究论证,积极推进经济圈内城市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争取早日统一经济圈区号,构建经济圈统一通信平台。

  政策协调共享

  据悉,经济圈五市将积极探索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政支持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协调各市财政利益分配关系。推进税费一体化改革,避免因税费政策的差别导致不良竞争;共同探索建立圈内各市、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等有偿调剂使用途径,推进经济圈建设用地异地调剂,切实保障经济圈建设用地。

  共建招商引资平台、统一市场体系

  五市还将整合经济圈人才、科技、会展、金融、市场、能源、资源等要素,联手谋划一批重大招商合作项目,共建招商引资平台,打造经济圈统一招商品牌。同时,共同加快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互通互认;加强劳动力供需和培训合作,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建立经济圈一体化的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优化现代商业连锁经营政策环境,加快形成经济圈一体化的流通市场体系。

  建立合肥经济圈重大项目库

  据悉,经济圈五市将着力加快推进经济圈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要素市场、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重点谋划一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牵动性重大项目,建立合肥经济圈重大项目库。在产业发展方面,将着眼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布局;在基础设施方面,将着力构建经济圈一体化的城际快速交通体系。重点谋划启动经济圈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积极推进圈内各市县通往新桥机场快速连接线、尽快启动引江济巢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圈通江达海通道等。

  新闻链接:

  200611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省会经济圈的战略决策;2009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县级桐城市等周边地区,现有26个县(市、区),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2009年户籍人口1978万人,占全省29.1%。近年来,经济圈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整体实力迅速壮大,成为全省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记者:高城)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