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全面推进林权制度各项综合配套改革

访问次数: 2200                        发布时间:2010-12-03

[字体: ]

自林权制度改革至今,宁国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确权换证为基础的林权主体改革,确权发证261万亩,占应发证面积的99%;发放林权证12万本,发证率100%,全市共有8.7万农户领到了林权证。在全面完成主体改革的基础上,宁国市着力构建政策支持、金融支撑、科技服务平台,以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各项综合配套改革。

宁国市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通过取消涉林行政收费,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和基价,每年为林农减负增收1000余万元;出台鼓励林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每年兑现林业奖励资金200多万元,拉动社会投资2亿元以上;市财政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对林区道路、经济林灌溉、林业机械购置等给予补助,并对林权融资单位和个人优先安排贴息。二是创新林权融资机制。通过行政推动,全市各金融机构纷纷参与林权融资业务,几年来林权融资378笔,贷款总额2.31亿元。三是创新合作经营机制。出台了《鼓励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暂行办法》,对达标社按标准分别给予补贴。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林业合作社64家,注册资金4100多万元,发展社员2万余户。四是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出台政策鼓励各类主体流转林权,盘活林木资产,吸引社会资本;成立林业要素市场,促进各类要素的优化配置;组建了营林科技服务中心,成立山核桃、竹业、苗木、油茶、红豆杉五个专家服务组,增强科技服务力度。

通过创新机制,宁国市林业发展显著加快。2009年,林业产值达32.2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3771元,分别为2005年的2.61倍、2.03倍;森林覆盖率75%,比2005年提高了9.7个百分点。初步呈现出产权明晰、资源增长、生态改善、产业发展、林农增收、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态势。

日前,宁国市作为林改典型市参加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市经验交流会,并作了经验交流。据了解,宁国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民营林业担保中心和收储中心,率先成立林业要素市场,成为宁国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宁国市编办 王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