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召开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座谈会

访问次数: 1357                        发布时间:2010-12-27

[字体: ]

张宝顺王三运杜鹰讲话 三省一市签署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1226,国家发改委在马鞍山市召开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加快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部署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深化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有关工作。省委书记张宝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分别讲话。省长王三运介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合作设想。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就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作了交流发言。座谈会后,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负责同志签署《关于共同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省委常委、秘书长詹夏来,副省长倪发科,以及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示范区10市和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张宝顺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国家发改委和长三角两省一市长期以来给予安徽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顺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推进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的重大战略机遇。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和兄弟省市的积极推动下,我们举全省之力,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紧张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产业转移效应初步显现,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示范区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客商的关注和青睐。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建设皖江示范区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示范区规划是完全符合发展规律和安徽实际的。

  张宝顺指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安徽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后发优势日益凸显,面临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合作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把示范区建成现代产业密集区和城镇密集带,成为引领安徽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张宝顺指出,长三角是我省省外资金和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来源地,融入长三角一直是安徽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这次座谈会将签署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安徽在融入长三角进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必将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示范区建设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我们将认真落实座谈会精神和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更加主动地加强与长三角兄弟省市的沟通交流,在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承接载体、完善合作机制等方面全力做好工作,为合作项目提供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环境。希望长三角兄弟省市一如既往地支持安徽改革发展,支持示范区建设,在项目落户、园区对接、信息共享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携手开创产业转移的崭新局面,共同谱写合作双赢的美好篇章。

  王三运指出,在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委的鼎力支持下,在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积极参与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示范区的品牌价值开始显现,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地位充分显现,对长三角地区合作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显现,承接产业转移的抢滩效应充分显现,达到了起好步、开好局的预期目标。在良好的工作基础上,安徽将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落实目标定位,从战略层面、全局高度推进示范区建设,在科学示范上加强探索,不断巩固示范区建设的成果。

  王三运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的示范区建设,要强化规划配套,坚持基础先行,突出产业引导,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政策落实,加强区域联动,加快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要紧紧围绕“产业实力雄厚、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目标,在科学示范上积极探索,着力处理好当前和长远、承接地与转移地、安徽与中西部的关系,立足当前,服务全局,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示范区建设的历史使命。

  杜鹰在讲话中指出,在皖江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之际,国家发改委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一年来示范区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探讨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和模式,加强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推进示范区建设发展。

  他说,建设皖江示范区,既是推动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促进东部沿海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探索产业有序承接转移的重要举措,各地和国家有关部委要进一步深化对做好产业转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示范区建设。

  杜鹰指出,皖江示范区建设一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推进示范区建设,要牢牢把握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坚持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把示范区建设与“两型”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要全面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加强投资、能源、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好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为承接产业转移积累经验。要正确处理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的关系,安徽省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大推进力度,上海、江苏、浙江要拿出具体支持措施,国家有关部委要加强指导和协调,共同推动示范区建设更好更快发展。(陆列嘉 宗禾)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