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省坚持“工业强省”主战略,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工业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比重明显提高。
据初步预测,2010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将突破55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突破42%,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连续3年每年新增2000户以上,预计2010年达到1.65万户,比2005年增加1.1万户,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倍速增长,得益于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省非公经济比重将达到57%左右,比2005年提高7.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激发工业企业的发展活力。省属企业数量已经由“十五”末的43户调整到33户,全面完成国有大中型公司制改革任务,全省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5户,比“十五”末增加8户。
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传统的冶金、水泥、化工等原材料产业在全省工业中仍占据着支柱地位,但由于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煤炭、钢铁、铜材等精深加工水平迈上新台阶,附加值明显提高,“原字号”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竞争能力明显提升。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比2005年提高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达到29%,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得益于我省扎实推进自主创新战略。 “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55家,其中国家级22家,涌现出奇瑞、江汽、科大讯飞、淮南矿业等一批自主创新典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获得授权专利数量比2005年增长6.5倍。合肥京东方六代线、芜湖三安光电、中建材合肥光电产业基地、合肥彩虹蓝光LED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并陆续建成投产,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