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出收紧信号 一年央票逼近一年定存利率

访问次数: 1486                        发布时间:2011-01-12

[字体: ]

连续四周维持20亿元地量回笼的公开市场昨天突然提速,一天内回笼610亿元资金,为最近十周来最大单次操作量。而与此相比,更让人关注的是,一年央票发行利率连续三周大幅度上涨,已经逼近一年定存利率水平。

  昨天,央行在周二公开市场“破例”对14天回购品种进行了正回购操作,回笼资金600亿元,创下去年5月以来正回购的天量。与此同时,一年央行票据发行规模虽仍为10亿元,但是发行利率再升10个基点至2.7221%,已距最新一年定存利率不到3个基点。同时,自去年第二次加息后,一年央票的利率水平已经连续三周大幅上升,累计上涨幅度达到37个基点,远远超过基准利率一次加息25个基点的幅度。

  周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量突然放大表明,尽管即将面临春节长假资金的需求,但是控制流动性总阀门,避免资金泛滥,导致银行信贷过快增长仍是央行在一季度重要任务。

  数据显示,一季度是公开市场全年资金释放高峰,其中仅1月份就有4680亿元资金释放,并且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四周。而眼下,1月份仅过一周,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就再现宽松,一天资金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已经跌破2%,在短短7个交易日内猛跌逾200个基点,有必要适度调控。

  因此,对公开市场操作而言,当前必然通过两个途径加大回笼力度,一是加大正回购操作量;二是提高央票发行利率,缩小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恢复其资金回笼能力。从本次公开市场操结果作来看,应该还在市场预期范围之中。

  但是,周二公开市场操作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一年央票在经过连续两周大幅度上调后,本周再升10个基点以上,已距一年定存不到3个基点。以昨天的收益率计,一年央票的一、二级市场利率依然倒挂40个基点,这意味着若要在短期内让一年央票的一、二级市场利率接轨,唯有选择让其突破一年定存利率水平。虽然,一年央票超过一年定存利率,未必意味着加息。但是,历史上一年央票利率高于一年定存的大部时间主要出现在加息周期中,这无疑将会对债券市场造成一定心理压力。

其次,本次正回购量虽然大,然而时间短,仅为14天,回笼资金的解冻时间恰好安排在春节之前,这种操作方式显然为央行今后展开灵活调控创造空间,并且很可能成为1月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历史上,在春节前上调准备金率的情形并不多见,可是由于1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量大,增加了央行的操作弹性,其仍有能视银行的信贷投放进度和市场资金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与否可能性,从而再度增加短期内债市投资的不确定性。(记者 丰和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

 

央行突然重启14天期限正回购工具

 

■ 记者 傅苏颖

  时隔近三年,央行11日重启14天期限正回购工具,数量多达600亿元,一举从市场中抽走了巨量流动性,给目前流动性泛滥预期打了一剂“预防针”。

  统计资料显示,14天期正回购在2008年以前曾经被阶段性使用,最近一次操作是在2008214,距今已接近三年。此外,央行还向公开市场招标1年期央票,数量延续了10亿元历史地量,连续七周“岿然不动”。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突然重启14天期限正回购工具,时长仅14天,释放日仍在月内,主要还是针对目前流动性的过度泛滥。刚刚央行公布的12月以及全年的信贷增量双双超出政策目标。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12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4807亿元,至此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7.95万亿元,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信贷规模约4500亿元。此外数据还显示,截至2010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7%,也超出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

  此外,按照银行的惯常做法,1月份银行可能集体冲规模,市场普遍预期1月份的信贷新增量可观。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短时间内抽走部分流动性,目的还是给目前流动性泛滥的预期打上一剂“预防针”。但是,鉴于释放日仍在月内,业内人士认为,并不会影响农历春节前银行机构的备付之需。(信息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