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争说“治堵”:不让合肥堵成北京

访问次数: 1452                        发布时间:2011-01-13

[字体: ]

每次坐公交车,都得从后门挤进去;在路边冻上半小时,也抢不到一辆出租车;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车,高峰期不敢往市区开……你的这些“怕”正是政协委员的“忧”。在昨天的合肥政协提案委员会会议上,很多委员都递交了“治堵”提案。他们提出:不能让未来的合肥堵成现在的北京。

  市民

  红绿灯过多是否合理

  “一个外地的朋友跟我说,合肥南二环有些地方的红绿灯一个接着一个,设置不合理。”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陶余来说,现在合肥私家车增加太快,如果任凭发展下去,“城市一年的可用财力全用于新建道路、桥梁、停车场上,怕也捉襟见肘。”

  除了发展公共交通和控制私家车,陶余来认为,合肥更需要做的是学习国内外一些城市的“治堵”经验。资料显示,东京人均汽车保有量比北京高,但交通却比北京顺畅得多,这其中就涉及到交通管理的问题。“南淝河桥梁两边都是红绿灯,是否合理?大路都修畅通了,小路却都是断头路,又是否合理?”陶余来说,很多城市都遭遇汽车时代的拥堵,然后走上再治理的道路,带来巨大的浪费。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城市,合肥需要做的就是不走这些城市走过的弯路。

  委员

  公交优先做得还不够

  “合肥的BRT建设在全国还是领先的,但是公交优先的好处,市民的感受还是不明显。”合肥市政协委员江红浏说。今年,她的提案是《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交通“治堵”力度的建议》。让她没想到的是,《关于老旧小区建设停车位》、《关于解决非机动车道障碍过多的建议》等提案关注的内容与她的提案出现了重合,足见大家对“治堵”的关注。

  江红浏认为,合肥市应该花更大力气建设公交系统。通过加大投入、建设轻轨等措施,让出行更方面、更快捷,吸引市民选择公共交通。

  江红浏还建议合肥市能够现在就开始控制私家车和公务用车的数量,“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让大家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

  政府

  轨道交通或将缓解拥堵

  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们连续抛出“治堵”招数:“应当将路网继续扩大”“加大对驾驶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超速要罚,速度过慢是不是也可以罚?”……委员钟左丞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是否也要加大对驾校的管理力度?特别是严格驾驶证的发放。”“交通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城市堵车理应得到重视!”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在昨天下午参加政协分组讨论时表示,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公民素质的提高要并行,“现在我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也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合肥市对于“治堵”的重视。报告中提到,要加快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启动实施合作化路、铜陵路、阜阳北路、包河大道高架及胜利路畅通工程,建成裕溪路高架及南北高架一号线。开工建设淮海大道、临泉东路、方兴大道等骨干道路,同步实施下塘路、皖河路等支路网工程。(康鹏飞、唐小虎)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