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出干劲 “评”出动力——省委常委深入基层点评创先争优纪实

访问次数: 1278                        发布时间:2011-01-14

[字体: ]

讲成绩鼓士气,点不足激斗志,评创争明方向。连日来,省委书记张宝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王明方等省委常委深入基层,对基层创争活动开展领导点评,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一起总结经验,查摆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点到点子上”  评到心坎里
  112,省委书记张宝顺冒着严寒,深入霍邱县调研指导工作,走访慰问五保老人、困难党员群众和劳动模范,实地察看城关镇师部社区创先争优情况,专门召开点评会,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在听取霍邱县和师部社区创先争优情况汇报后,张宝顺对霍邱县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师部社区认真履行公开承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等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再上新台阶。去年10月,张宝顺还深入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岳西县进行调研点评。
  点到点子上,评到心坎里。省委高度重视领导点评工作,将其作为落实党组织领导责任、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式。省委常委全部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点评创先争优活动。
  在开展点评前,省委常委采取书面调研、开展走访慰问、现场询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了解基层创先争优活动的进度、特点、成功做法与经验、存在不足等,做到心中有数。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在赴泾县之前,专门了解该县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深入农村、社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了解创先争优在基层的落实情况。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先后深入含山县、全椒县、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6次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调研点评。
  孙金龙、段敦厚、徐立全、赵树丛、臧世凯、王宾宜、詹夏来、王秀芳等省委常委近期纷纷到基层,与党员、干部、群众广泛交谈,听取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汇报,考察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成效,实地点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勉励情切切 激发新动力
  肯定成绩不放大,指出不足不遮掩,剖析原因不肤浅,明确方向不含糊。在点评中,省委常委注重点评质量,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在调研点评中,省委常委把握点评方法,以鼓励表扬为主、正面引导为主,对基层创先争优活动中创造的好的做法与经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满腔热情的肯定和勉励。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通过点评激发干部群众的上进心、荣誉感,营造争创先进、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省委常委们指出,创先争优活动要以正在干的事情为中心,促进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为实现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动力和保证。
  勉励情切切,激发新动力。省委领导点评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霍邱县师部社区党支部书记邓士昌说:省委书记亲自到我们社区点评创先争优活动,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构建平安、文明、和谐的新师部社区。 ”霍邱县师部社区党员何德芬说:省委书记勉励我们做好公开承诺。新的一年,我承诺认真做好五保供养、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白内障复明、重度残疾人救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 ”
  泾县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三运省长对我县创先争优情况了如指掌,点评针对性很强,对我们进一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令我们备受鼓舞。 ”
  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也都纷纷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活动联系点,对创先争优情况进行点评。目前,全省市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67.2%已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62.5%已开展了领导点评。
  明创争重点 求整改实效
  在点评中,省委常委区分基层党组织的不同类型、不同情况及党员的不同群体、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提出点评要求,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创有目标、争有方向。他们与基层同志一道分析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强调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针对领导点评中指出的不足及努力方向,各地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结合新一轮公开承诺工作,作出整改承诺,促进整改落实。一些地方还建立了领导点评整改落实情况台账,实行领导点评意见落实报告制度,务求领导点评取得实效。岳西县针对省委领导点评的扶贫任务比较重,经济社会发展不足等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战略部署,紧扣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和主线,抓住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岳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宿州市埇桥区按照省委领导进一步发挥区委关键作用的要求,完善了领导联系点制度,区四套班子26名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分别联系一个区直单位、乡镇、街道、学校、规模以上企业、社区、难点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已实地协调解决286个实际问题。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