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昨两日,省委书记汪洋到云浮就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专项调研。汪洋强调,建设幸福广东,必须顺应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切实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持续增收,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刚刚结束的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今年开始,省领导下基层进行专项调研时,做到“三不”:不准层层陪同、不作事先安排、不带摄影记者随访报道。汪洋作为省委书记,带头贯彻。这次调研,他只带了省农业厅的一位负责同志和省委办公厅几位工作人员,轻车简从,风尘仆仆,深入山区农村调查了解情况。
汪洋首先来到云安县南盛镇,考察云安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南盛镇农村综合改革情况。
云安县从2009年初开始在全省率先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划分主体功能区,通过规划建设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开发与保护并重示范区等,把工业项目集中到位于西江边六都镇的县循环工业园区,其他乡镇不再建工业园区,工作重点围绕农民增收、社会管理和生态保护,循环工业园区税收增收部分与各乡镇分成,各乡镇招商引资项目也统一放到循环工业园区,参与税收分成,从而使大部分乡镇从考核GDP的重压下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去抓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等。
汪洋先后考察了南盛镇土地流转中心、农产品农药检测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认真察看了“三农”服务网、农情研判工作台账和各种备案记录,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基层干部展开讨论
云安县委书记金繁丰介绍,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云安县围绕职能转变优化整合乡镇资源,重组设置了党政办、宜居办、农经办、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三办两中心”,重点解决农村当前最重要的组织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社会管理以及民生等五个方面问题。
汪洋问:“这些改革措施中,效果最好的是什么,效果不太好的是什么?”
金繁丰回答:“目前改革效果不太理想的是,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改革效果最好的是乡镇党委政府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发展不再以GDP大小论英雄,而是以功能发挥论成败,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协调。”
“现在我有成就感了!”南盛镇委书记谢云生说,“以前以GDP评政绩,我这个镇很难出头。但现在按照新的功能定位,我们的中心工作就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积极改善农村医疗教育、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就能得高分。”
农村社区服务合作社是云安县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新设立的组织。合作社把干部和群众充分联结起来,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发展规划、规章制度、重大村务、经济事务、农村建设和社会民生等重大事项列入议事范围,有效地解决了镇村工作不衔接、政府行为与群众意愿不一致等问题。
汪洋在南盛镇横岗村社区服务合作社大厅里和工作人员攀谈,详细了解合作社运作情况,希望他们找准定位,重点在“合作”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汪洋对云安县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认真总结有效做法,为山区农村科学发展创造更多的新鲜经验。“通过农村综合改革,云安把镇一级政府从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中解脱出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建设,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探索。”
17日下午,汪洋来到郁南县了解“双到”金融扶贫情况。
农村小额信贷一直是困扰农民和金融企业的难题,一方面农民生产致富尤其是贫困农户生产创业缺乏资金,另一方面金融企业包括农村信用社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苦于经营成本太高、贷款户信用情况难以掌握而不敢放贷。2008年以来,郁南县积极探索,组织农民以村为单位自主评定信用等级,同时与“双到扶贫”结合起来,政府和扶贫干部为贷款农民提供贴息,从而为农民和信用社架起了一座桥梁。县委书记黄志豪介绍,去年7月郁南县设立“双到”金融扶贫基金,向全县共4497户贫困户整体授信5000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户可申请1万元的贷款,全县金融企业存贷比迅速提高,效益也大幅提升。
桂圩镇勿坦村是郁南县首批授予的农村小额贷款“信用村”,也是该县实施金融扶贫的一个缩影。2009年以来,全村131户农户领取了156.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水果种植、家畜养殖、交通运输、水果经销等脱贫项目,村里32户贫困户已有17户脱贫致富。
省委书记的到来没有惊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汪洋和工作人员走村串巷,考察村容村貌。
眼尖的果农欧阳汉松发现了汪洋的身影“汪书记,是您吗?”
汪洋笑着走进了欧阳汉松家,了解他家砂糖桔收成、销售情况,勉励他用好小额贷款政策,扩大砂糖桔种植,不断增强生活的信心。
接着,汪洋来到村党支部,与贫困户、困难党员、小额信用贷款受惠农户、信用户农民评委座谈。
也许是没有了长枪短炮关注,没有层层领导作陪,大家发言都比较轻松,现场气氛热烈。
信用户农民评委黄志明介绍了信用评定的程序。“评为信用‘优秀’的每户可贷3万元,‘较好’的可贷2万元,‘一般’的可贷1万元。真是解了很多农民兄弟的燃眉之急啊!”
贫困户欧阳鉴新、何卓均因灾因病致贫,他们各贷了2万元,分别用于种植砂糖桔、养土猪。“以前没抵押没担保,农民贷款无门。现在只要有信用就能贷款,致富就有了很多新门路。”
村支部书记黄兆金对小额贷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更是感触良多。“贷款不仅让村民增强了信用意识,很多人把十多年没有还的债都还清了。更重要的是,贷款人承诺了不赌博、种砂糖桔不用违禁药、养猪不用瘦肉精,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真是练了一批干部,乐了一方群众,强了一级组织,富了一个地方!”
村民们发言踊跃,汪洋不时插话,欢声笑语不断。
汪洋说,在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最需要用钱,但农民借钱又是最难的。郁南县进行农户信用状况等级评定,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使农民能够通过简单便捷的手续获得小额贷款。更重要的是,信用评级机制在解决了农民生产致富难题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促使农民重视信用、珍惜信用,营造了积极向上、民风淳朴的好氛围。
汪洋对云浮市三网融合进展情况高度关注。他专程来到云浮市三网融合体验中心考察三网融合在生产、公益和生活服务上的应用。
温氏畜牧养殖业物联网通过电子识别器采集动物各项生理参数,把温氏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份100多个养殖公司、数百个养殖场紧密联系起来,为动物配种、分娩、断奶、转栏、屠宰、销售等生产和管理提供数据参考。远程医疗系统则可实现省市县镇医疗点异地会诊,让群众在基层卫生院也可以享受大城市的医疗服务。远程教育系统采用异地同课直播教学方式,使本地学校可与外地名校切磋学业、取长补短。
汪洋边看边听介绍,仔细询问网络改造、技术应用的最新情况,希望云浮坚持不懈探索三网融合发展之路,用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品推广。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