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建惠民房,早圆安居梦”

访问次数: 1427                        发布时间:2011-02-09

[字体: ]

大年初三,记者走进马鞍山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工地,眼前一派火热情景,建设者们节日坚守岗位加紧施工。他们说——
    2月5大年初三,正是家家户户串门拜年之时,而记者在马鞍山市安置房建设工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忙碌情景。
    40
岁的吴玉峰站在空旷的工地上,嘴里呼着热气,指挥着桩机打桩,高高的桩机将水泥电线杆般粗的桩,一根根打下……
    
这是马鞍山市去年开工新建的安置房小区之一的金安小区安置房二期建设工地,明年春节前,这个小区将有4000多户安置户乔迁新居。马鞍山十二五期间将投巨资大建设、大发展,这就带来了大征迁、大拆迁。该市将安置房建设作为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承诺所有征迁拆迁户在2012年春节前搬入安置新居。
    
吴玉峰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晴好,我们现在不仅是五加二,还要白加黑24小时施工不间断,人停机不停。我们一台桩机5个人,一个班干12小时,能打30几套桩。这个金安小区安置房二期工程是去年底开工的,才1个多月,四台桩机已打好了4栋楼和一个地下车库的桩,另4栋楼正在施工。
    
吴玉峰笑眯眯地说,今年春节我们在工地上过年,一想到我们是为拆迁群众建惠民房,就挺自豪的,觉得值,干起来带劲。再说,市里、区里和十七冶金安小区项目部,对我们这些农民工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发慰问品、慰问金,还给我们加餐,工钱也高。另外,我还把老婆孩子从老家接来了,租了房,下班就回家,工作团聚两不误。
    
在吴玉峰身后,已有38栋楼高高地耸立着。那是去年初开工新建的金安小区一期的安置房,有1628套。
    
在一间漂亮的工棚里,25岁的王云和他的彩铝班组的20位工友们,正在流水线上紧张地忙碌着——做铝框、裁玻璃、清洗检查、组装成型,一天要完成300多平方米的组装任务。
    
王云说,别看我们抢工期,那质量绝对一流。这市领导有要求,让把安置房建得超过商品房。就我手上做的这全彩铝窗户的玻璃,是双层的真空玻璃,不仅保温隔热,还隔音防水防空气,是目前颇为先进的,有很好的节能环保效果,但成本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倍,可整个安置小区全都用的是这种最好的玻璃。
    “
你看。 ”王云指着整个小区说,这个安置小区,不光是建筑本身追求高标准、高质量,而且追求高配套,小区内的道路、绿地、花木、活动场所、健身器材、学校、医院、幼儿园、商店、菜市场等一应俱全,考虑得非常细。
    “
将来住在这个小区的人,生活真的很方便舒适。 ”王云羡慕地说:希望政府多多建这样的惠民房,早日圆老百姓的安居梦。 ” 
    
整个工地上不仅交响着桩机声、推土机声和塔吊的旋转声,记者还听到了每栋楼里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
    
十七冶金安小区项目部的负责人桂光红告诉记者,他们分6个标段在施工,一个标段8栋楼加一两个配套项目,交叉作业。记者听到的每栋楼里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声响,就是室内的开槽声和电钻、电锤声,是电工、水工、木工在室内铺设水、电、气的管网和安装门窗,这样24小时三班倒,轮番干,不误工。
    
金家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副主任鲁贞平是金安小区安置房建设的具体责任人之一,整天盯在这抓进度、抓质量,比农民工还辛苦。他真诚地说,广大征迁拆迁户为全市的大建设、大发展付出了很多,我们理应尽心尽力,让他们尽早安居乐业。记者 宣万明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