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投资创新高,快速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村村通”公路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立体交通”四通八达

访问次数: 1660                        发布时间:2011-02-13

[字体: ]

目前正值节后春运客流高峰期,依托于日益完善的高速公路网而构筑的快速公路客运网络,使得广大旅客可以实现500公里以内可当日往返,1000公里以内可当日抵达,更好地满足了出行的需求。28我省迎来节后第一波客流高峰,记者从合肥汽车站了解到,该站当天仅在前往长三角地区的线路上就增开了70多台次加班车,这在以前是很难想像的。快速客运网络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车站的旅客发送能力,汽车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
十一五期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市市通高速公路、铁路的目标,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水运主要通道和民航机场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广袤江淮处处通达,广大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高效、舒适!
    
交通建设投入力度空前,立体快速交通网络初步成形
    
专门跑合肥到水家湖班线的客车驾驶员吴军告诉记者,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合肥到水家湖的公路路面很窄、坑洼不平。 20096月,合肥市公路部门对该路出城口的10公里长道路进行改造,建成了双向八车道的高快速公路,工程投入达3亿元。如今这段路跑起来又快又稳,成为合肥市区与长丰县城之间的快速通道。
    “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掀起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热潮。 5年内,全省公路、水运建设完成投资1100多亿元,较十五增加58%,创下历史新高。5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428公里,相当于十一五之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总和。国省干线公路改造超过590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13468公里,占国省干线的比重由十五末的85.1%提高到90.8%。以快速客运专线为重点的新一轮铁路建设全面展开,铜九铁路的建成,改写了池州市不通火车的历史,合宁、合武客运专线建成,每天运营动车组超过20对,5年新增铁路营业里程491公里,在建铁路规模达到1268公里。水运建设完成投资91亿元,是十五水运建设完成投资的6倍,全省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6亿吨,比十五末增长80%以上。合肥、黄山、安庆、阜阳等机场均开通民航航班,省会合肥的通航城市超过50个,初步建立了便捷通达的航线网络。经过一轮高强度投资建设,全省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衔接有序的立体化快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成形,实现了南北6小时、东西3小时过境,合肥至16个省辖市当日往返的目标。
    “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确保完成1600亿元投资,用于公路、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初步构建以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网和干线航道为支撑,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为基础,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与铁路、民航有效衔接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获得坚实支撑
    
庐江县石头镇芮岗村村民章长华说,几年前,从村里到镇上或去县城只有一条碎石路,去趟县城坐车要颠簸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而且一天只有一班车。现在柏油路修到家门口,每天上下午各有两三趟班车去县城,坐客车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县城。
    “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更大力度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成为交通运输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点睛之笔
    5
年内,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约260亿元,完工里程7.4万公里,分别是“十五1.5倍和2.2倍。其中,村村通工程完成投资155亿元,完工里程5.8万公里,新增通水泥路的建制村近2万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的比例从2005年的52.2%提高到98%以上。农村公路发展内涵也逐步由建设扩张型路站运一体型转变,发展农村客运事业成为我省全力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 “十一五末,全省共有农村客运线路4796条,客运车辆1.9万辆,全省乡镇和建制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100%97.2%。我省还将公路路肩硬化当作村村通完善工程的重要方面,以满足载重汽车的通行需求,改善农村物流条件,仅2009年一年就完成2万余公里的路肩硬化,推动农村公路进一步由通达通畅型产业支撑型转变,为建设特色、鲜活的农产品基地,加快农业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
十二五期间,我省还将计划投资220亿元,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完善工程。加大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力度,建成纵横交织的农村公路网,同时还将实施城乡交通便捷工程,进一步开放农村客运市场,鼓励城市公交向周边延伸覆盖,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合肥市民陈静以前每年回蚌埠老家过年,都要提前到汽车站排队买票,今年她在离家很近的邮局就能买到汽车票。十一五期间,大交通行业运行体系全面推进,加快了构建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步伐。邮局销售客运车票,就是广大市民直接感受的变化之一。
    
加快运输能力建设,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运输能力快速增长,营运客车总数超过8.6万辆,比十五末增长98.4%;公路客运线路由8516条增加到10500条,班次由每日5.8万次增加到7.6万次;营运货车总数量达到42.3万辆,增长90.5%;吨位250万吨,增长172%。在运力规模扩张的同时,运输服务品质也得到有力提升。全省快速客运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500公里以内可当日往返,1000公里以内可当日抵达,并以省辖市一日商务工作圈为目标,加快了城际快速客运班线的发展力度。
    
促进不同运输方式的 “无缝衔接,成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5年来,全省累计投资18亿元,新建了26个一、二级客运站,以合肥高铁站、蚌埠高铁站、滁州高铁站规划建设为标志,与机场、高铁站无缝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开始破题。未来5年,我省将重点建设10个综合客运枢纽,以此为节点,加快公路、铁路与民航、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切实加快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步伐。
    “
十二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坚持适度超前发展,为加速崛起构筑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