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变化大,群众实惠多”

访问次数: 1568                        发布时间:2011-02-14

[字体: ]

213,一场瑞雪不期而至,皖东大地银装素裹。记者走进天长市汊涧镇中心卫生院,采访了走进中南海、向温家宝总理提建议的院长陆登宏。
  125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11名基层代表做客中南海,征求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的意见,陆登宏就是其中之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陆登宏依然激动不已:我向总理说了心里话,新医改给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的变化太大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普通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 ”
  陆登宏说的新医改就是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将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政府编制管理和财政保障;打破铁饭碗,因事设岗、竞聘上岗;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乡镇卫生院对所属的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等。
  谈起新医改给卫生院带来的变化,陆登宏向总理说了6条:开大处方的现象没有了、医药代表不见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数量提升了、医务人员素质提高了、医生工作积极性高了、老百姓看病负担减轻了。
  在汊涧中心卫生院,记者切身感受到这些变化。一病房18床住院病人叫陶红,汊涧镇时湾村人,年初六就来住院了。她刚动过乳腺手术,气色看起来不错:医生给我算了一下,我这个手术一共要花15000块钱,新农合报销70%多,自己只要掏3000多块钱,花钱不多,医生、护士态度也好。 ”主治医生孙友和告诉记者,这个手术在新医改前要花3万块钱左右,医改后,手术费用降低了,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再加上新农合报销,患者真正得到了实惠。去年一年,医院仅药品一项就优惠给全镇老百姓达300万元以上。
  汊涧镇中心卫生院在新医改之后工作人员由154人精简到73人,人少了,人均工作量却增加了20%-30%,医院服务数量、质量和收入都有很大提高。医生孙友才告诉记者,大年初一就有群众来看病了,医生、护士根本就没有休息日,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虽然累了点,但收入增加了。
  B超室医生邵正江是江苏盐城人,过去一直是医院的临时工,月收入只有600多块钱,新医改后他通过竞聘上岗,成了有正式编制的医生,每月收入1700多元,今年春节还把一直在盐城的妻子接到了汊涧工作、生活。医改之前感到压力最大的是发工资,现在政府投入增加了,大家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压力变成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现在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医生干劲足,群众自然满意,真正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回归。 ”院长陆登宏在一旁说。
  在和总理谈到如何推进新医改时,陆登宏建议国家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经费,加大乡村医生的培训力度和村级卫生室建设。温总理听了这些建议之后说,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将进一步明确加大经费投入。这让我感到很振奋! ”陆登宏对记者说,无论对于普通百姓还是卫生工作者来说,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