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安徽CPI同比涨4.2% 8大类商品7类涨价

访问次数: 1253                        发布时间:2011-02-16

[字体: ]

昨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信息,1月份我省CPI同比上涨4.2%,月环比上涨0.6%。国家统计局也发布信息,1月份,全国CPI104.9,同比上涨4.9%,略高于去年12月水平。相关人士分析,未来央行可能频繁使用加息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使之成为常态,而且很可能会集中在上半年。

  八大类商品“七涨一跌” 安徽CPI上涨4.2%

  昨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发布信息,1月份我省CPI同比上涨4.2%,与上个月持平;月环比上涨0.6%,比上个月提高0.1个百分点。受节日影响,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对CPI贡献近六成,此外,居住类价格也居高不下。

  从2011年第一个月来看,我省八大类商品价格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由去年的“五涨三跌”,变为现在的“七涨一跌”。除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4%外,其他各类同比均有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3%,居住类上涨5.1%,衣着类上涨3.8%,烟酒及用品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类均上涨0.1%

  在食品类中,粮价高位上涨,同比涨幅达19.1%,成为CPI上涨的主推手。据分析,受内在天气及外在国际环境的影响,油脂、肉类及制品、水产品、蛋品分别上涨13.2%8.5%7.5%18.3%,由原材料上涨传导至糕点饼干、液体乳等制品价格也纷纷上涨。

  低于“破5”市场预期 全国CPI上涨4.9%

  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1月份,全国CPI104.9,同比上涨4.9%,略高于去年12月水平。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六涨二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居住价格上涨6.8%。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34.8%,鲜蛋价格上涨20.2%,粮食价格上涨15.1%,水产品价格上涨11.1%,鲜菜价格上涨2.0%

  受节日和低温冰冻天气影响,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涨幅为1.0%,是继20102月上涨1.2%11月上涨1.1%近一年来环比价格涨幅第三高的月份。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七涨一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对CPI贡献率居首位。在各类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4.4%,鲜果价格上涨7.5%,水产品价格上涨3.9%,鲜蛋价格上涨2.3%,粮食价格上涨1.1%

  此前,央行宣布加息,CPI成预测焦点,多家机构一致认为1月份全国CPI涨幅超过5%。申银万国证券认为,就通胀看,流动性滞后影响、春节的季节性涨价以及低温冰冻天气影响,1季度CPI将坐56,预计1月份CPI5.4%。兴业证券预计1CPI涨幅为5.5%。而事实上,随着4.9%的数据发布,“破5”的预期并没有达到。

  通胀形势不容小视 加息或集中在上半年

  CPI没有“破5”,并不意味着可以松一口气。从去年10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超过了4%以上。当前通胀压力仍然比较明显。28央行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而预计2月的CPI很可能继续维持在高位,市场已经明显进入加息通道。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为止的紧缩周期中,央行仅加了3次息,每次仅上调轻微的25个基点,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财经评论家叶檀认为,要改变负利率的状态,央行起码要加息6次以上:“央行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流动性,还有欧美央行的低利率与负利率造成的全球货币泛滥,目前全球衍生品市场规模达60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10倍。 ”

  财经人士分析,紧接着的2月份,处于春节期间,受节日因素影响,会造成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加上节后用工荒加大、农民工工资上涨压力以及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成品油批发价提前上涨等,2CPI指数仍将高位运行,未来央行可能频繁使用加息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使之成为常态,而且很可能会集中在上半年。

  相关机构也分析,在当前积聚的通胀风险背景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被频繁使用,以控制社会的资金流动性,这对于楼市和股市都会产生抑制作用。虽然春节后股市连续上涨,但股民们不可过分乐观,对后市还应持有一份谨慎的心态。

  新旧统计方案CPI均未“破5

  在统计局公布1月份统计数据之前,市场普遍关心CPI权重调整对通胀数据的影响,并预期1月份CPI数据在5.2%5.5%。而昨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低于预期,新的权重比对于CPI数值是否带来影响?面对各界疑问,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也给出正面回应。

  新方案食品类权重下降

  统计局网站介绍显示,我国现采用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商品分类按用途划分为八大类: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去年第三季度,国家统计局就已经公布消息称, 2011年将启用新的CPI统计方案。按照惯例每五年对产品分组目录及其权数进行全面更新,20112015年这五年为一个新权数周期。

  统计局城市司负责人称,新方案中仍然划分为这8类,但是权重有所调整。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从1月份全国的数据来看,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3%,居于8大类商品涨幅首位,而这一数据反映的是被调低权重后的食品价格。

  怎么算CPI都未“破5

  对于“CPI权数构成调整后是否会影响价格涨幅”的疑问,统计局城市司负责人也及时回应,从理论上讲,CPI权数构成的调整自然会影响到价格总指数的计算,但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大小,既取决于权数构成的调整力度,也受到分类价格指数高低的影响。

  就1月份的全国CPI来算,2010年的旧权数构成和2011年按新权数计算出来的八大类别价格指数均未“破5”。旧的方法算出CPI同比涨幅为4.918%,比用新权数计算的同比涨幅4.942%降低了0.024个百分点;环比涨幅为1.070%,比用新权数计算的环比涨幅1.021%提高了0.049个百分点。(记者郑茹综合报道)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