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从四方面重新定位城市形象

访问次数: 1248                        发布时间:2011-02-23

[字体: ]

你心目中的合肥是什么样?今后,当你向外地朋友推荐合肥时,就可以“出口成章”了。昨天,《合肥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合肥未来的“四种形象”颇为引人关注。

  四种形象勾勒城市

  “居皖之中,融通南北”、“教敦民悦,和气太宁”、“礼乐社会,创意家园”、“开明开放,创新图强”……一个城市的形象可以从很多方面定位,合肥则是从地域、历史、未来和城市人格四个方面对城市进行了定位,并写进了五年发展纲要。

  “合肥的文化建设,不能只制定一些数字目标,应该有一些高标准的定位。”合肥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处周天斌处长说,他们从其他城市借鉴了一些经验,目前拟定的四种形象,是从合肥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从整体上对合肥文化历史和地域特征的描述,很有韵味,也很形象,也是为合肥下一步发展作参考。“我们会征求大家意见,对四种形象进一步修改完善。”

  恢复老字号影剧院

  除了四种形象,未来五年,合肥文化还将有很多新鲜内容。

  “十二五”期间,合肥将采取“615”行动振兴庐剧,即推出6位致力于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庐剧编剧、导演;推出10位德艺双馨、城乡居民耳熟能详、每年演出百场以上的舞台艺术人才;推出5台深受城乡居民欢迎、单剧目演出上百场和具备走出去条件的新戏。

  此外,还将恢复合肥市及各区县一批老字号影剧院,包括光明影都、城南影剧院和长淮电影院等。

“十二五”期间,一种创意的生活模式也将在合肥探索,“美味星球”、“欢乐星球”、“梦幻星球”、“未来星球”四个主题文化村落有望出现在合肥。而桐城路花卉与传统戏曲文化街、沿河路休闲酒吧文化街、城隍庙民俗文化街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也将重点建设。

  四种城市形象

  地域文化形象:“居皖之中,融通南北”

  传播合肥融汇东西,沟通南北的地方文化特点,突出合肥在淮河历史文化长廊和皖江创意文化长廊中的核心地位。

  历史文化形象:“教敦民悦,和气太宁”

  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包公清心治本、孝肃传家、直道谋身、睿智勤学的精神遗产和修养原则,把合肥建设成为古圣先贤的理想之城。

  未来文化形象:“礼乐社会,创意家园”

  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整合区域内外的文化资源,把合肥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业、宜学的人文魅力城市。

  城市人格形象:“开明开放,创新图强”

  挖掘三国旧址、包公故里、淮军摇篮、创新名城的精神财富,深入扎实地推进崇尚包容与开拓进取的合肥市民的群体形象建设。(记者吴碧琦)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