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皖江奔腾不息,崛起中的安徽活力无限。“十二五”的大门已经打开,我省正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局面。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在皖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始终不忘安徽崛起大业,积极为兴皖富民建言献策。
提升百姓幸福感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
“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围绕着强国富民这个战略进一步细化的。在这种大背景下,我省提出兴皖富民的发展思路,既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夏涛认为,目前安徽正面临着极佳的发展机遇,中部崛起新政、皖江示范区规划获批、合芜蚌试验区建设获得国家支持,我们要抓住各种利好政策,踏踏实实地把政策落到实处。
“发展是第一位的,但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能凡事惟GDP,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夏涛认为,考核地方发展水平也不能“一刀切”,要统筹区域发展和功能区划分,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振兴安徽的目的是富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让百姓分享发展成果。“过去五年,我省经济发展增速上去了,但老百姓收入增长水平远远没有赶上经济增速。因此,在未来发展中一定要注意还利于民。”
夏涛说,富民最重要的是提高百姓收入,可通过税收、分配制度改革让老百姓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起来。“配套服务也要完善,让老百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指数。”
调整结构很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委书记方春明
“兴皖富民,对于亳州来说第一要务是发展工业,其次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经济的可比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方春明说。
方春明表示,进入“十二五”新时期,我省提出兴皖富民的战略思路,十分及时必要。这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能进一步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
“十二五”期间,安徽将在统筹全省发展的过程中,把皖北作为发展的重点,目标是把皖北地区作为安徽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亳州作为皖北的城市之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我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十分关键。”
作为“中华药都”,中药材是亳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千亿元的《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已经通过评审,中药经济将从过去单纯的流通变为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条龙的产业。”
“药你苦”现象会不会影响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中药材涨价主要是受益于国家政策以及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炒作的成分比较少。”方春明也呼吁,“药你苦”现象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农民增收。
打好创新这张牌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科大讯飞公司董事长、总裁刘庆峰
“我觉得,安徽要发展,要让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刘庆峰谈及兴皖富民把科技创新摆在了首位。
刘庆峰认为,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包括打造合芜蚌创新示范基地,都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不光包括核心技术的创新,我觉得也包括以优势资源换来创新企业、创新产业的思路。我们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果只是简单地送出去,收益会很低。如果把优质创新企业吸引过来,形成产业链,对兴皖富民就有很大的作用。”
他说,在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一个创新集群。企业做大了,员工就会受益,产业做强了,经济实力就会大幅度提高。(姚一鸣、郁宗菊、强薇、夏丽霞、张晓嵘、陶娜、王从启)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