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生活水准和普通人家一样,我们都很满意。 ”
随着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七连调”,自2005年以来,我省企退人员人均每月增加养老金累计已达700余元。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数额持续增长,2010年全年征缴达272.6亿元,共发放261.5亿元,确保177.5万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全省共有26个县被列入国家新农保试点,截至2010年底,实际参保人数已达349.35万。
对于五保对象等老年人中的特殊困难群体,我省实施民生工程,重点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2007年以来,五保供养标准连年提升。 “十五”期末,我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年人均补助918元。去年底,全省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年人均补助已达1651元,集中供养的年人均补助2437元。今年,省财政继续增加五保对象年人均补助200元,供养对象的生活水准进一步提升。同时,城乡低保优先将老年困难人员纳入保障范围,资助老年困难群体参加新农合,对五保老人取消门槛限制和病种限制,优先享受大病医疗救助,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生活、医疗有了坚实保障的同时,养老服务需求也逐渐得到满足。去年,我省被列为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首批25个试点项目获得5000万元中央资金支持。
全省去年累计投入资金3.78亿元,建设敬老院570所,集中供养率达到35%。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省将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80%以上城市街道建立为老社区服务中心,80%乡镇建立为老服务功能设施,70%五保和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养。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