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7‰

访问次数: 1408                        发布时间:2011-03-24

[字体: ]

多措并举营造良好人口环境

五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

 

 

 

322,淮北矿业工会计生委工作人员在涡北矿开展集中入户访视活动。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着力完善计划生育现代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办事效率。 (陈彪摄)

  323,记者从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时期,人口计生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5年来,全省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7‰以内,少出生人口350万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加强目标责任制管理和“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加大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财政投入,省级财政投入年均增幅超过30%,并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末人均投入30元的目标。同时,将计生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项目,在皖北和沿淮地区实施长效节育奖励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确认“三项制度”对象15.3万人,向符合条件的计生家庭发放奖金近4.2亿元。

  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我省以农村为重点,建立完善“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取消纸质《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报告单》、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和现居住地人口计生服务前置条件,全面推进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统计数据显示,5年来,全省共投入15亿元用于1300多个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建设,服务条件在中部地区率先达到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同时,坚决遏制性别比偏高势头。

近日,省人大还专门修订了《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取消了再生育间隔期,将独生子女保健费标准提高到每月20元以上,将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完善了计划生育职工退休奖励政策,明确各类法定奖励的发放渠道和财政兜底原则,实现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重大突破。省人口计生委负责人透露,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省少出生人口2500万人,使我省人均耕地面积增加0.24亩,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25%,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率达26%,充分实现了环境“减负”、发展“减压”。(记者桂运安)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