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奋力推动“十二五”开局各项工作之际,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深刻领会战略意图,切实摆上紧要日程。当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竞争已经拉开帷幕,要实现加速崛起、走在中部前列,就必须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高成长产业,推动全省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皖江示范区和技术创新试点省两大平台建设,要在全国作出示范、形成影响,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着力培育和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不断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明确发展重点,找准用力方向。要立足产业、技术、资源等基础条件,加强研究论证,围绕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找准定位,在点上寻求突破,在链上做出规模。要加快组织实施“千百十工程”,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坚持创新和承接两手抓,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集聚要素资源,确保新兴产业发展快速突破。在抓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传统产业,尤其要通过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主动加强学习,创新发展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比的就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市场眼光。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是全新的领域,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比较少,只有真正了解这些新技术新产业,准确把握其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赢得工作主动,作出科学决策。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重点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了解产业总体态势和具体内涵,熟悉上下游关联产业,科学确定发展重点,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和突破。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狠抓政策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强化政府引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发展规划和支持措施,加强督查考核,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强化技术、人才、资金支撑,减少、简化审批程序,开辟“绿色服务通道”,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安徽日报评论员)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