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积极探索群众工作“从源头做、全过程做、靠大家做”的新路子,推动社会管理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访问次数: 1549                        发布时间:2011-03-28

[字体: ]

进入3月,由黄山市徽州区委、政府领导带队的7个调研组分赴各乡镇、街道,开展群众工作专题调研;政法系统派出20个小分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工地,集中排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徽州区积极探索群众工作从源头做、全过程做、靠大家做的新路子,在实践中摸索出三种接访模式、四项基础工程、五大工作机制的三四五群众工作法,变过去单纯的刚性社会管理为兼顾柔性服务,最大程度疏导化解社会矛盾,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创新模式,减少不和谐因素
    2月22日下午,徽州区政府网站“政民互动平台刚改版上线,就有岩寺镇上朱村村民发帖反映该村有人的医保卡姓名搞错了,看病报销不了。不到1小时,区卫生局就跟帖答复由区新农合管理中心根据相关程序进行修改。
    
针对新时期群众主体多样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特点,徽州区以群众信访工作为突破口,在畅通原有信访渠道的同时,相继推出网络接访、驻村夜访、带案约访三种接访新模式,其中凡群众通过区委书记和区长邮箱反映的网事,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研究阅批,全过程跟踪督办。同时,建立领导集中接访、部门联合接访等制度,全区所有机关干部每月固定一天为驻村夜访日,明确规定老上访户必访、特困户必访等十必访和群众反映问题多的地方必去、工作推进有难度的地方必去、矛盾纠纷可能激化的地方必去等三必去,第一时间了解民意,与群众面对面解决问题。去年,全区干部驻村夜访3310人次,仅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就达1060条,目前已解决和落实95%以上。
    
为化解疑难信访积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徽州区建立了区领导联系乡镇、乡镇和街道干部联系村居的包案制度,以及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分局长、司法局长和律师共同参与的每月定期联合接访制度,变被动接访主动下访,变临时坐诊为经常出诊。到目前,全区连续6年无群体性事件。
   
夯实基础,激发社会活力
    
加强社会管理的制度、能力等基础工程建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徽州区相继实施基层党建动车组工程、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党风廉政建设防火墙工程、民计民生工程等四大基础工程,全面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2009年起,徽州区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动车组工程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建51机关+企业+村居的联合党委,形成城乡联动、节节发力、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社会管理格局和干事创业氛围。同时,同步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党风廉政建设防火墙工程,建立完善干部联系群众、一线锻炼干部的长效机制,先后选派1000多名机关干部外出挂职、下派任职以及对口联系企业、农村和重点工程,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锻炼中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围绕群众最为关心的用人、用钱、用地、用权等关键环节和领域,全面推行单位主要领导两个不直接分管末位表态制度,严格执行提醒卡、函询卡、警诫卡三卡预警监督制度,规定新提拔任用的科级干部必须先担任为期一个月的 “纪检专员,所有村(居)两委干部不得承包本村(居)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工程项目,并充分发挥党风党纪监督员、特邀监察员、政风行风监督员、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特派监察员、村级廉勤监督员等五员作用,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
社会管理水平如何、群众满意不满意,说到底关键在干部,核心在领导,根子在作风。 ”徽州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从2007年起,全区相继开展政风、行风、机关效能三位一体评议和百家企业评机关村民评村官等活动,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先后有排名靠后的16个区直单位一把手或交流调整,或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公开承诺限期整改,还有2名村干部因不胜任工作岗位主动提出辞职。
    
完善机制,增加和谐因素
    今年1月底,徽州区在全省率先成立群众工作委员会和群众工作部两个专门机构,由区委书记、区长挂帅,抽调专人办公,统一领导和具体负责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徽州区注重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在实践中建立完善了群众工作统筹协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联系服务群众和干部考核评价等五大工作机制,初步构建起了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综合体系。
    
徽州区是全国最大的固体环氧树脂生产基地。多年来,集中在城区的20多家化工企业,长年飘散着刺鼻异味,一直是社会各界反映最为强烈的热点问题之一。2008年起,徽州区将之优先列入民生工程,先后投入1亿多元,建设集中供热、集中治污的循环经济园,将全区化工企业统一搬迁入园。近年来,徽州区将社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政策、重要决策、重点项目实施的刚性前置程序,仅去年通过风险评估就否决污染项目33个,涉及投资额达22亿元。今年起,徽州区专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贡献评比表彰,并对发生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群体性上访事件的企业一票否决
    
徽州区群众工作部负责人介绍,该区将进一步总结推广一线工作法、机关干部治安大巡防等做法,完善八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联勤工作机制,配齐配强驻村指导员、驻企特派员、机关联络员综治维稳三大员,从源头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继续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基层联系点、向群众通报工作、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等制度,全面开展党员奉献日、党员与贫困户帮扶、机关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形成联系服务群众的网络体系。同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群众工作成效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点内容,把群众认可度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
    
推行三四五群众工作法,推动了全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到去年底,徽州区连续4年在黄山市经济运行综合考核和县域经济考核中蝉联第一。今年头2个月,全区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4件次,比去年同期下降60%以上。前不久,区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城市建设、社会治安、民生工程、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党建5个方面60项指标,群众平均满意率达99.93%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