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督办医改

访问次数: 1406                        发布时间:2011-03-30

[字体: ]

 

省人大常委会督办医改专题询问

确定四个督办重点;省直相关部门回应办理情况

 

329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医改专题询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督办会,省直相关部门到会回应督办意见办理情况。

  去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就基层医改问题首次举行专题询问,也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今天会议一开始,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就指出,专题询问不是一问了之,必须跟踪各种问题的督办情况。而省人大常委会也经过研究决定,将困难企业员工医保、医改经费保障、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列为重点督办问题。

  重点一:困难企业职工医保

  在上次的专题询问中,省人大常委会宣林委员就提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部分政策制定没到位,比如集体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还没出台。政府要如何加大力度,加大推行全覆盖问题?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吴健表示,2011年将基本解决所有关闭破产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确有困难的,经各市人民政府批准,报省政府备案后,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基本医疗,针对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具体情况,分类解决不同群体的医疗保险问题。

  当天的督办会上,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针对这一问题表示,目前集体企业职工的参保政策还不完善,这样的群体全省大约30万人,下一步应该制订更加明确的政策,拿出时间表,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这样才能有实效,才能让这部分群众满意。

  重点二:医改经费保障

  做好医改投入资金测算、落实资金来源,是深入推进医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建立健全财政长效投入机制,努力解决医改经费保障问题也成为省人大常委会督办的重点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省财政厅副厅长吴天宏在当天的督办会上介绍,根据测算,我省医改2009—2011年财政至少要新增投入400亿元左右。省财政通过明确责任,确定了经常性经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其它相关专项经费和综合改革相关经费等经费保障。2010年,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0.3亿元,基层医药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公益性得到回归。

  重点三: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在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这一重点问题上,省卫生厅副厅长武琼宇介绍,目前我省已为全省居民建立居民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儿保、妇保、老年病管理、慢性病预防、中性精神病管理等九项基本公共服务。

  数据显示,自20099月至20102月底以来,全省累计建立了1967万人次健康档案,对1338.9万人普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艾滋病人和结核病人的规范化的管理率均超过99%,免疫规划接种率也达到90%;对457万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登记管理,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省医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0年省财政共下拨专项补助16.38亿元,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7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向城乡居民覆盖、惠及面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重点四: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到人事制度改革、基层医疗人员不足等问题,如何充实基层一线的医护人员队伍、解决基层医疗空编成为上次专题询问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今天上午,省卫生厅副厅长武琼宇介绍说,上次专题询问后,省卫生厅就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卫生人才现状。目前,全省乡镇卫生院有临床医生21814人,但经过全科医生培训合格的医生只有271人。尤其是农村卫生队伍人才非常匮乏,而且学历较低,队伍不稳定,下不去、留不住现象较为突出。下一步将在全省统一组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在继续招聘医药类大学生(全年招聘170)、执业医师(90)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基础上,还计划今年上半年继续组织招聘。

  但是这样的招聘,数量实在有限,因此还要考虑其他的措施。这就包括:做好城市支援农村的双千工程,从城市选派100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技术挂职,同时选派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1000人到对口医院进修。同时对农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再教育,今年安排980名,其中临床医学800名,中医专业180名,培养学校已做好准备。据悉,通过招聘大学生、执业医师、全科医生培训等措施,到2012年底,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预期可以达到2000余名,实现预定目标。(记者:高城)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