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司委主任委员黄镇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白景富、陈斯喜和全国人大内司委委员唐宪强一行,在合肥出席全国人大“五五”普法决议实施情况座谈会后,到合肥、淮南、蚌埠、阜阳、亳州等地考察“五五”普法和“江淮普法行”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陪同考察。
黄镇东指出,“江淮普法行”是安徽普法工作的品牌、载体和平台,是在全国省(区、市)落实中央普法决定和人大决议中很有特色的做法。安徽在“五五”普法中坚持贴近主题、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践,普法重点突出,创造了许多类似“江淮普法行”的好做法,值得在“六五”普法中推广。
黄镇东强调,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到本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仅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三个产业的现代化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人民群众基本素质,需要群众意识特别是法治意识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过程,要靠普法等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承的基础性工作逐步往前推进。在“六五”普法中,要提高认识,克服厌战情绪,坚持不懈地把法制宣传教育引向深入;更新理念,传播法律知识与培养法律意识并重;当好表率,国家公职人员要成为依法办事的榜样;分类指导,为公民参与法治实践创造条件;落实责任,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张俊在陪同考察中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大“五五“普法座谈会精神,进一步认清新形势下做好普法工作的重要意义。
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要按照黄镇东同志提出的“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当好表率、分类指导、落实责任”的要求,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推进普法工作迈上新台阶。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