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筑“天路” 给力松潘“加速度”
松潘县旅游局长:安徽援建后,松潘旅游基础建设向前推进了40年
万人奋力筑起“天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成了通途。在松潘,那里的交通“大建设”让松潘的旅游实现了加速度发展。多项工程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改变,使旅游基础建设向前推进20年,甚至是40年。
万人筑起“天路”打通“黄金动脉”
古城松潘虽然不大,却是川西北重要的旅游中转站和目的地,这里北接九寨沟,东依黄龙,西接若尔盖大草原,特殊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西部高原旅游重镇。
在松潘,川黄公路作为松潘川主寺镇直达黄龙景区的唯一通道,也是黄龙景区游客主要通道,是四川省重要旅游干线成都到九寨沟环线的组成部分。由于海拔高,被当地人誉为“天路”,是当地旅游业的“黄金大动脉”。
过去的川黄公路,是一条低等级的三级道路,路面窄,平(面)纵(断面)线行指标低,沿线边坡防护及安保设施不齐全,交通事故频发。尤其是5.12大地震后,山体岩石经常滚落路面,对车辆通行安全构成较大危害,真是印证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我省援建松潘,围绕“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投资3.58亿元,对全长
松潘“加速度”安徽最给力
“以前从川主寺到黄龙景区至少要1个多小时,到九寨沟也要近3个小时,现在都只要一半时间就行了,而且路更顺畅了。旅游旺季‘黄金周’期间,这条路上每天都有万辆车过路,平常也有千辆车”,吴正生说。川黄公路建成通车后,大大提高了黄龙景区通行能力、速度和安全,成为造福松潘百姓和游客的快速路、安全路、生态路。
除了已建成通车的川黄公路外,正在火热建设的牟尼沟隧道项目,是松潘人民多年的梦想。牟尼沟隧道及连接线工程全长
尽管如此,施工方通过努力仍可以确保今年8月底贯通。现在松潘县城到牟尼沟景区需要绕行213国道,车程近
5·12汶川大地震后,由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游客信心下降,松潘县旅游业遭到沉重打击,200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从2007年的25亿元下降到5.39亿元。“安徽援建以后,把我们松潘的旅游在基础建设上提高了40年,管理水平上提高了20年。去年我们实现接待中外游客238万人次。今年游客接待要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有望超过震前水平。”松潘县旅游局局长米建书说。(武鹏孙超)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