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加强政务公开,优化公共服务——
简政提效惠民生
“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省17个市政府工作部门总数精简3%,105个县(区)政府工作部门精简9%,市级部门内设机构精简5%,部门领导职数精简2%。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项目,政务公开信息比“十五”增长四成,人民群众得到更加广泛、均等的公共服务。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继续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努力为兴皖富民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公共服务。
简政放权提升效能
有限和高效,是服务型政府的两大特征。精简机构、合理分权、转移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行政效能的必经路径。
去年底,自2009年7月启动的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与“瘦身”相伴的,是“扩权”。通过权力下放、减少行政审批层级,县(市)政府拥有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按照“对该放的坚决放,对该管的切实负责管好”要求,去年,我省在第一批143项扩权事项基础上,再次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44项,为县域发展“松绑解套”。
今年,我省将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项目,完善投资项目招商洽谈与行政审批全程衔接机制。记者从省监察厅了解到,在“十一五”期间省政府取消和调整618项行政审批项目基础上,有关方面正在研究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或调整事宜,涉及108项省级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同时,越来越多市县将实现部门审批权向一个处室集中,该处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部门审批项目和人员进驻中心到位,向窗口授权到位。通过实施“网上行政服务”工程,省直相关部门将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并联审批和电子监察。随着“一站式”审批、并联办理、全程代理等制度的推广,企业、群众将获得更加高效的政务服务。
打造有限的服务型政府,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今年,我省推出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皖江示范区内市县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要求示范区内市、县政府对政府部门职能进行清理,将应由或适宜于社会组织履行的职能与工作事项,依法转移、有序委托相关社会组织承担。同时,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标准和运作机制及监管制度,在年度经费预算中明确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或项目,推进城乡社区服务的发展。
加大力度公开政务
据省政务公开办统计,去年,全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计89.5万余条,同比增长44.96%。主动公开内容涉及行政权力运行、民生与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去年底,省直各单位基本完成职权目录编制和流程图绘制工作,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51家省直单位主动公开本部门财政预决算信息,21家省直单位公布专项资金分配结果。马鞍山市继市、县(区)政府主动公开年度预决算报告之后,41个市级行政机关向社会主动公开年度财务预算。
我省政务公开工作有效推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举措及时发布,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及时披露,“公开的群众不想看,群众想看的不公开”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我省将继续围绕监督行政权力和服务人民群众,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今年,我省将建立健全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收集、跟踪机制,加大主动回应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政府投资项目、民生与公共服务、审计结果等关键环节信息公开。按照省审计厅计划,今年起,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结果都将向社会公告。到2012年,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所有纳入审计结果公开的审计项目均将向社会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省将推动政务公开向乡镇、社区、街道延伸,重点公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三农”决策部署、强农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省财政厅日前就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提出明确要求,并编制公开目录。在教育、卫生、供水、供电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方面,我省也将编制目录,完善制度和流程,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公共服务惠民便民
去年,全省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1096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四成以上。到去年底,1108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得到加固改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文化综合站、农家书屋等建设也都超额完成任务。
提供优质、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职责所在。今年,我省将更多资源投入民生领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老百姓生活难题。年度民生工程在去年基础上退出3项,新增3项,调整6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多项政策充实完善,相应补助标准持续提升。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给城乡居民养老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今年,我省就建立完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等出台一系列举措,明确政府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市场培育、服务示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十二五”末,全省将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在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我省都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即将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继续完善,44万余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将于年内完成,展望未来,多领域、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正在织就,更多、更好、更广泛的公共服务将惠及广大群众。(记者 汪国梁)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