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访问次数: 1591                        发布时间:2011-05-20

[字体: ]

 

    郑 春 林

 

    机构编制工作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善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在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下,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力度。因此,探讨加强机构编制工作是时代赋予的现实课题,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注重信息调研是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前提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机构编制工作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配置执政资源,更好地为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全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机构编制部门应注重信息调研,及时把有关体制、机构改革等热点、难点的敏感意见和要求顺畅地反映上来,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详实资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机构编制工作。机构编制部门应正确认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来谋划、推进和检验机构编制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深化各项改革工作的坚强意志,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的正确思路和实际能力,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措施和自觉行动,加快推进机构、职能、编制等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定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服务。

尽职尽责地开展机构编制信息调研工作。机构编制部门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提高信息调研能力,准确把握机构编制信息调研的前瞻性、客观性、建设性、及时性等特点,做到早谋划、早发现、早收集、早整理、早上报,对一些重要信息应一事一报、急事急报,必要时跟踪连续报,争取在第一时间内让党政领导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和调研结果,使重要的信息和调研及时引起党政领导的重视,促进信息调研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应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谐合拍,瞄准重点工作所涉及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早展开调研、思考对策,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吃透上面的政策精神、准确掌握本地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提出切合本地实际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机构编制调整建议,适时提交党委、政府研究决策,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真正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有作为。

二、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注重深化改革是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动力源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导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关系到机构编制事业协调发展。机构编制工作应积极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坚定不移地大胆探索,勇于改革,敢于突破,善于借鉴,不断破解改革工作中的难题,持续抓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的动力和保障。

优化配置执政资源,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机构编制部门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住管好,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为必为。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对机构、编制、经费等执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优先发展、重点保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事业,对于与人民群众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保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交通运输、城乡住房等部门职能予以加强,提高政府改善民生、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同时,加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力度,按照“分类指导、稳妥推进,因地制宜、先易后难,成熟一批,改制一批”的原则,应将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入行政序列;公益性事业单位采取“管办分离”等办法完善治理结构,通过“以钱养事”、“以钱奖事”等方式激活运行机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全面推向市场,分期分批整合公用事业资源,逐步建立起职责明晰、投入合理、治理规范、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统筹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在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中,一应考虑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定位和思路上坚持继承和发展,也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敢于创新。二应考虑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善于谋划制定中长期的改革和发展规划,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和空间。三应考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克服过分强调改革和发展而超越群众的承受能力,导致群众不满意,造成社会不稳定,在决策中要多为群众着想;也不应过分强调稳定而畏首畏尾,从而不敢触及改革和发展问题,以至错失良机。因此,在制定各项改革政策时,应着手当前,放眼长远,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健全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通过征求意见、举行听证等方式,畅通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渠道,将群众意见作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决策的重要依据,并将征集反映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予以加强,将群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内容和要求标准进行汇总,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在对政府进行绩效评价时,将是否完成了预定的公共服务目标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尽可能使政府提供的服务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三、坚持以监督检查为手段,注重创新管理是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途径

“编制就是法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应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加快推进法制化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着力加强对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各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履行职责情况的督查,保证政令畅通,提高执行力,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机构编制部门应以务实干事创业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健全一整套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

建立部门履职督查考核机制。逐步建立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分析、评估、考核机制,针对督查中发展的问题,及时调整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机构编制,促进各部门更加充分、全面、规范地履职尽责;逐步完善机构编制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约束机制,既要发挥机构编制对控制预算开支的基础作用,增强公共支出预算的公正性,又要充分发挥财政预算对机构编制的约束力,通过控制预算来抑制机构编制增长。同时,公开各部门的职能权限、职责调整和机构编制以及财政预算与支出等情况,加大社会公众对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力度,形成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环境。

建立宏观调控和动态管理机制。探索控制编制总量、调整人员结构的新思路、新方法。根据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环境变化和财政能力状况,综合考虑各地人口、面积、行政区划、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级行政事业编制总量。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标准体系,在修订完善现有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各类机构编制标准,逐步完善业务规范体系,做到依法用标准审批机构、核定编制、配备领导职数,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建立编制动态管理的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能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用好用活现有编制,有减有增,动态调整。对职能强化的部门,编制少减、不减甚至略增;对工作任务增加的部门,督促其主要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整合行政资源,进行内部调剂的方式来解决,从源头上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对职能弱化的部门,编制精简、多减甚至锐减;对少数长期存在的空编部门,编制应予以适当收回,从而充分发挥编制对机构职能的调控作用。在控制机构编制总量相对稳定的同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事定费等方式发挥行政功能,提高行政效率,改变传统的建机构、养人员、办事情的方法,从而破解行政机构编制不足等难题,确保机构编制精简高效;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适合组织、编制、人社和财政等部门共同使用的编制实名制信息交流平台,夯实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推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争取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支持。

四、坚持以“创先争优”为目标,注重队伍建设是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现实需要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机构编制部门应以创先争优为目标,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规范高效、服务优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纪律严明、风清气正的机构编制工作队伍,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紧密联系实际,深刻把握科学发展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坚持强化学习、强化责任、强化执行,切实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各项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党建创先进,业务争一流”的目标,扎实开展“结对共建”、“结亲帮扶”等活动,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坚持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用新理论、新知识指导实践,用发展的眼光、全新的视野、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方式开展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全面履行职责,真正做到勇于担负新使命、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树立新形象,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担起参谋咨询和当家理事的重任。始终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作为干事创业的基石,本着对党和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地把机构编制工作同党委、政府工作大局联系起来,注重研究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努力做到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自觉地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去审视、去谋划机构编制工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协调,注重多沟通少扯皮、多协调少指责、多服务少推诿、多负责少争位,寻求合力促进发展。积极与相关单位协商通气,密切工作联系,完善协作机制,建立制度化的联系沟通渠道,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基层群众的沟通协调,既要向相关部门和基层群众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又要听取相关部门和基层群众的需求建议,增强互动,增进理解,争取支持,提高相关部门和基层群众对各项改革的全程参与度,形成良性的工作关系,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引领机构编制工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作者单位:庐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