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峰会上中日韩三国并没有出现过多争执,而是让“守望相助务实合作”成为基调,摒弃前嫌、共度时艰、亮点频现。会议结束以后,三国领导人发表了关于加强在灾后重建、灾害支援和核能安全领域合作的会议宣言。这充分表明,尽管三国依然存在领土争议等问题,但中日韩有能力克服历史遗留和现实面临的困难,排除干扰,保持合作的可持续性,不断向世界彰显三国团结的力量。
亮点一:中日韩三国达成多项共识 各领域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
和衷共济 深化合作 共谋发展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赴日本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2011年5月21日至22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前往日本宫城县名取市和福岛县福岛市灾区慰问受灾民众,察看灾情。回国途中,陪同出访的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温总理此行的情况和成果。
杨洁篪说,温家宝总理此行是在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特殊背景下进行的。当前亚洲形势总体稳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我同周边国家的利益联系更为密切。中日韩是一衣带水的重要邻国,三国合作是东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作为今年中日韩合作协调国,克服困难如期举行三国领导人会议,受到三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东亚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对我至关重要,温总理此行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中日韩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我同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并传递中国人民愿与日本人民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真情实意。在短短的两天内,温总理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走访两个灾区、同日韩领导人分别会见,同三国工商界人士、媒体和日各界民众坦诚交流。温总理此行进一步促进了东亚合作,巩固了中日友好的民意基础,充实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对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着重要和深远意义。温总理此行务实高效,成果丰硕,取得圆满成功。
一、深化了中日韩各领域务实合作
杨洁篪说,2008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首次单独举行,确立了面向未来和全方位合作的伙伴关系。3年来,中日韩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良好态势。本次会议在日本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背景下如期在东京举行,显示了中日韩对进一步深化三国合作的高度重视。
温家宝总理在会议发言中回顾了中日韩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面临的新形势,强调三国利益密不可分,命运休戚与共,要继续携手前行,加强互利合作,共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温总理并就三国合作提出以下建议:积极支持日本灾后重建工作,在双边和三边层面开展合作;高度重视核电安全问题,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切实推进防灾减灾合作,今年下半年举办东亚地震研讨会,中方出资启动东北亚地震、海啸和火山研究项目;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争取明年启动三国自贸区谈判,努力在今年内完成三国投资协定谈判;加强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合作,成立中日韩“可再生能源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快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人文交流,争取实现2015年三国人员往来达到2600万的目标,促进三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温总理指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中日韩合作最为重要的基础,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再次向三国人民传递了信心和力量,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携手推动三国合作迈入新阶段。 <<<详细
日韩领导人表示将在日本灾后重建方面进行合作
新华网东京5月22日电(记者吴谷丰)日本首相菅直人22日与韩国总统李明博在东京举行会谈,双方表示将在日本灾后重建方面进行合作。
据日本媒体报道,菅直人和李明博在会谈中达成了以下共识:向日本灾区派遣由韩国政府官员和企业人士组成的“促进复兴代表团”,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交换意见;在日本灾区举办韩国政府官员和企业人士参加的“复兴商品交易会”;两国在举办旅游推介活动等方面进行合作,以扩大两国间的旅游。
菅直人和李明博还表示,两国将在核能安全方面加强合作和信息交流,并举行高级别协商。
关于朝鲜半岛局势,菅直人和李明博一致认为,重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首先需要韩国和朝鲜举行对话,朝鲜应在实现无核化方面采取具体行动。
菅直人和李明博是在当天参加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举行会谈的。
“温家宝总理更有人情味”
【日本新闻网5月21日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21日从北京飞抵日本仙台机场后,直接驱车前往名取市看望那里的灾民。
温总理抵达灾区后,视察了遭海啸摧毁的城区。他在废墟边发表即兴讲演。名取市市长佐佐木一直在一边听翻译的解读,听完后,他拼命鼓掌。事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句话:“很感人。”
在名取市馆腰小学体育馆,温总理与每一位灾民都握了手,问了好。温总理给灾民们带来了中国汶川灾区儿童折的祝福纸鹤,还给孩子们带来了熊猫玩具,给每位灾民赠送了一份装有T恤衫和收音机等物品的礼物。
温总理还与工藤博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不太习惯于盘腿端坐的中国总理,不仅一直坚持席地而坐,还抱上了工藤8岁的小儿子,教他如何使用中国的手电筒。
温总理在这所小学对灾民们说,“中国13亿人民支持关爱着你们”。温总理离开时,全体灾民自觉地聚集在门口热烈鼓掌,车走远了还不停地挥手送别,温总理几次从面包车的座位上站起来向灾民们致谢。
工藤先生在温总理离去后说:“温总理是真心地担心着我们的生活,他说的话都很真诚。” <<<详细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
《福岛民报》当日头版三分之二的版面都被挂着“日中韩三国首脑访问福岛”的“牌子”的特别报道占据。其中,头条的主标题是温总理对日本农产品表示支持的发言,体现出中国这一表态在日本人心中的分量,毕竟,中国是日本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是日本必须争取的“关键一票”。而在稿件正中的位置,三国首脑在吾妻综合体育馆品尝当地产樱桃的大照片很是醒目,照片中温家宝总理和菅直人首相将大樱桃放入口中的景象无疑是最突出的部分,也是编辑想要传达的最强烈信号。下面则配有三国首脑参加当日在东京举行的晚宴的小照片,照片中温总理微笑着向来宾挥手致意,是其中表情最生动的一位。特别报道右下角还有中韩首脑当日的访问路线示意图,还标出了他们在各处的日程时间等信息,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不仅头版如此,当日该报的社会版扩为两版,分别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聚焦这次访问。其中“中韩首脑与灾民坦率交谈”、“市民的热烈欢迎”、“两首脑的由衷慰问”的题目比比皆是,并配有多幅中韩领导人身处灾民之中,与他们亲切交谈和民众热烈欢迎来访贵宾的照片。在其中一个版的头条位置,还有对这次访问的深度新闻分析,称福岛灾民希望,外国首脑的这次访问或许能对日本政府更准确、详细地披露核事故信息施加一定“外力”,表现出当地民众对此访的颇高期待。 <<<详细
“这里的樱花会开得更美丽”
——温家宝总理看望日本大地震受灾民众侧记
日本“3·11”特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核泄漏事故,造成2万多人丧生和失踪,不少受灾民众至今生活在避难所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在赴东京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前,专程来到灾情最重的宫城县、福岛县,看望受灾民众,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诚挚慰问和对日本灾后重建的真诚支持,送来了患难之中最珍贵的友谊。
当地时间12时许,温家宝乘坐专机从北京飞抵日本东海岸的仙台机场,随即乘面包车赶赴宫城县名取市。
名取市东邻太平洋,北靠名取河。长期以来,这里的居民有的打鱼,有的制造相机,有的酿制饮料,生活富足。当3月11日滔天巨浪袭来的那一刻,一切都改变了。其中,靠海最近的(門里加水)上地区损失最惨重。
沿途,温家宝望着车窗外的一片片废墟,关切地向陪同的宫城县知事村井嘉浩询问灾情。20分钟后,他来到(門里加水)上地区,在只剩下地基的消防署原址废墟走下车来认真察看灾情。阳光下,海水轻拍海岸。然而,两个多月前暴虐的海啸留下的伤痛仍触目可见:冲撞变形的汽车、裹挟上岸的渔船、扭曲的楼房、被掀掉房顶的鱼市、损毁的家具和电器……身临其境,温家宝神情严峻,心情沉痛。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以多种形式表达慰问和支持。 <<<详细
温家宝与日本青年亲切交流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在东京会见了日本上智大学学生代表和日本流行演唱组合SMAP成员。
在会见上智大学学生代表时,温家宝表示,很高兴再次见到同学们,去年我访日期间同你们一起打棒球,留下了美好回忆。我收到了同学们用心给我写的信,我也用心回了信。我把你们当成忘年交。这场特大地震海啸灾害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和痛苦,今天我特意专程去看望灾区民众,表达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慰问。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立志成才,为灾后重建加油。欢迎你们到中国去比赛,用小小的棒球传递友谊。
SMAP成员现场用中文演唱了歌曲《世界上唯一的花》。温家宝说,你们的歌声充满健康、欢乐和友好的气息,欢迎你们到中国演出,带去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也带回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灾后重建的支持。希望你们用歌声播撒中日友谊的种子,让它在两国青年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上智大学学生代表和SMAP成员感谢温家宝的鼓励,表示愿与中国青年加强交流,为两国友好事业添砖加瓦。(来源:新华网记者:田帆 马杰)
旺报:中日韩峰会或成菅直人内阁的“救命稻草”
台湾《旺报》23日刊出评论说,日本首先菅直人利用这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张宣传“王牌”,巧妙的传递出了“日本安全”的信号,温家宝带来的“大礼包”也愈发显得厚重。中日关系必会得到一次提升,菅直人内阁在外交上也算是取得了成果。但菅直人能否最终抓住这颗“救命稻草”,顺利渡过危机,目前来看,还是未知数,毕竟日本政坛风起云涌,变量颇多。
文章摘编如下:
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与以往不同。经历地震、海啸、核危机三重灾难洗礼的日本亟需国际社会的帮助。温家宝和李明博到访灾区被日本方面高度重视。温家宝主动提出慰问日本灾区民众,亲临宫城、福岛重灾区,支持鼓励受灾民众,这对于内外交困的菅直人内阁来讲,绝对是雪中送炭。日本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向国际社会传递“福岛安全,日本安全”的信息,消除人们的核恐慌。这对于重建中的日本来讲,是尤为迫切的。
温家宝与李明博在灾区品尝蔬菜与水果,且晚宴使用的所有菜肴的原材料,均来自地震灾区。中韩两国领导人免费给日本做了一个无可替代的宣传,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韩同为日本邻邦,都是彼此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领导人的灾区之行,必然会让打消两国民众的核疑虑,放心大胆的到日本旅游,食用日本的食品。
此种效应也会产生连锁反应,其它国家政府与民众对日本核泄漏的恐慌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和。中韩两国领导人的到来,某种意义上驱散了日本的核阴霾,这个最令日本头疼的难题。
温家宝不但给日本灾区民众画下微笑,写下“永远微笑地活下去”、“信心、勇气”来激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还送上了“大礼包”:“中国将尽快恢复和扩大中国游客来日旅游,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扩大日本农副产品的进口;将派遣日本灾后重建视察团和贸易团来日本扩大购买日本商品,帮助日本灾后重建,支持日本的复兴”。这种实质性的支持给增进了中日友谊,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于菅直人内阁来讲,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或许成为“救命稻草”。
日本时事通讯社20日发布的一项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日本民众希望菅直人首相下台,支持他继续担任首相的比例仅为24.5%。日本政坛朝野要求菅直人下台的呼声日盛。在政治上身陷危机的菅直人,亟需在经济和外交上的表现来缓和压力。
实际上,日本地震后核危机的长期化让日本的观光、农业、渔业等很多行业遭到冲击,严重影响日本经济的复苏,或成日本经济新一轮萎缩的诱因。菅直人内阁因地震挺过了“三月危机”,可震后一连串的问题每一个处理不当都可能成为下台的原因。
菅直人利用这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张宣传“王牌”,巧妙的传递出了“日本安全”的信号,温家宝带来的“大礼包”也愈发显得厚重。中日关系必会得到一次提升,菅直人内阁在外交上也算是取得了成果。但菅直人能否最终抓住这颗“救命稻草”,顺利渡过危机,目前来看,还是未知数,毕竟日本政坛风起云涌,变量颇多。(侯金亮)
昨天(22日)结束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让同处东亚的三国有机会向世界展示团结:不仅“中韩支持日本灾后重建”成为会议亮点,三国间最敏感的领土争议据称也在会议上只字未提。这种摒弃前嫌、共度时艰的氛围是日本首相菅直人最需要的,由于救灾不力以及不知会邻国便将核污水倒入海中,菅直人在日本内外都备受质疑,中韩此时伸出的援手不仅像在撑着遭受大灾的日本,也像在稳住菅直人晃动的首相宝座,这让后者22日对中韩表示的感谢听上去像在“回礼”。此次会议是否能为中日韩关系带来真正转机?
就在22日,韩国议员启程登日俄争议岛屿的消息提醒人们,吵吵闹闹数十年的东亚还缺乏踏实下来的牢固根基。但这不影响国际分析家探寻“后3·11时代”,东亚这一全球“新政治大剧场”会呈现何种格局。美国《福布斯》的文章认为,大地震震动了日本的国运,此次峰会后人们会发现,“依靠中国”将不仅是日本企业,而是日本整个国家的不二选择。
中日韩团结被外界关注
“中韩在峰会上支援日本”,法新社22日发出这条消息后不久,中国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菅直人、韩国总统李明博在记者会上微笑握手的照片在国际媒体上传开,“团结”随即成为西方舆论解读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核心词汇。在美国《纽约时报》看来,“团结”体现在三位领导人21日共赴日本福岛地震灾区,而这是日本震后外国领导人首访灾区。欧洲新闻电视台则认为,“团结”体现在中韩领导人放下历史积怨和主权争议,极力回避不愉快的话题,给峰会塑造出共度时艰的感人氛围。
俄新社称,此次中日韩会议的主要成果是在灾后重建、核能安全、防灾合作等方面发表联合宣言,此外,还在筹建三国自由贸易区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日本《每日新闻》22日的社论称,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韩两国对日本展现出关心,官民一致支援日本,此次会议期间,不仅中韩领导人访问灾区,还表示适度放宽对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并且让赴日旅游“复活”,让日本感受到中韩两国情意的纽带。此次峰会有可能成为日中韩民间打消积怨的契机。当日,TBS电视台等多家日本媒体也称赞会谈展现“中日韩友谊”。 <<<详细
新华网东京5月22日电(记者冯武勇)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22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拓展了中日韩三国合作领域,完善了三国合作机制,提出了新目标,为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自2008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一年一度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已成为推动三国深入合作的重要舞台。今年的会议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两个多月前,会议主办方日本遭受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袭击。地震、海啸与核泄漏三重灾害,给日本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的环境与经济带来不安和冲击。
孟子曾对邻人相处之道有过一段精辟描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中日韩同为东亚邻国,共有儒家文化渊源,邻人罹灾,感同身受;救灾恤邻,义不容辞。
“3·11”大地震发生后,中韩两国迅速派出国际救援队,驰援岩手、宫城重灾区,第一时间向日本灾区提供了各种救援物资。21日,三国领导人正式会晤前,中国总理温家宝和韩国总统李明博专程赶往仙台、福岛灾区,慰问受灾民众,传递关切之情,体现出相扶、相持、相恤的友邻之道。 <<<详细
走进满目疮痍的地震原址,品尝灾区出产的农副食品,昨日(21日),赴日参加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抵达第一天便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灾民的慰问和对日本战胜困难的信心,成为了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
“暖心之旅”释放善意
“中日关系史上曾有过 ‘破冰之旅’、‘暖春之旅’,如果给温总理此访加个修饰语,或许可称为‘暖心之旅’。”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如是说。
这种暖心,首先建立在中日韩三国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守望相助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上。目前,日本民众对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处于极限状态,他们非常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精神鼓励。中、韩领导人的深入灾区,品尝食品,不但是给灾民打气,更是向世界发出信号,使其正确、理性地看待日本核泄漏。
而对中国而言,更不应忘记“5·12”汶川地震之时,日本率先向中国派遣救援队,韩国总统李明博则专程赴灾区慰问,成为第一位站在汶川大地震废墟中的外国元首。这次日本遭受重大损失,中国感同身受,第一时间提供资金、物资,派出救援队援助,表现出极大的善意和诚意。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三方关系发展。 <<<详细
研究中国对外关系的专家表示,温家宝此次日本之行距日本发生历史上最强烈地震并引发严重次生灾害仅两个月,这一“特殊时期”的到访传递出中方对推动中日关系的善意与诚意,而中日韩三国领导人能在此时如期会面,也让外界对三国未来合作的发展更为关注。以下请听详细报道。
清华大学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刘江永教授认为,温总理此举体现出,作为日本的近邻,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邻国发生的这场灾难感同身受。
刘江永说:“总理到访会给日本的公众,特别是日本灾区的民众带去中国政府、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以及感同身受、有难同当这样一种真诚的愿望,也会给日本灾区民众带去勇气、希望。”
刘教授表示,温总理此举体现了中国对日本灾后重建的支持,也表达了中国愿意同日本合作应对困难的愿望。通过开展邻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克服、战胜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将有利于增进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感情。 <<<详细
日本积极评价温家宝访问日本灾区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新华网东京5月22日电(记者吴谷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访问日本宫城县和福岛县灾区,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灾区民众表示诚挚慰问,22日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日本政府官员和日本媒体对温家宝访问日本灾区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
关于温家宝访问日本灾区,日本内阁副广报官(内阁负责对外国媒体发布信息的发言人)四方敬之22日在记者会上说,温家宝总理21日前往宫城县和福岛县灾区访问,日本政府对此深表感谢,中韩两国领导人专程访问灾区,对日本来说是很大的鼓舞。
日本《读卖新闻》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日本灾区,无疑增进了日本国民对中韩两国的亲近感。温家宝访问宫城县名取市灾区,在废墟前献上花束,并在福岛市避难所与菅直人首相、李明博总统一起品尝福岛县产的蔬菜和水果,对宣传日本食品的安全性给予了合作。
日本《每日新闻》发表社论说,温家宝总理和李明博总统21日访问了宫城县和福岛县灾区,对日本实现灾后重建的决心提供了支持。温家宝和李明博访问灾区和避难所激励灾区民众,无疑是谋求改善对日关系。从经济相互依存、能源利用、环保问题和防灾体制等方面来看,推动日中韩三国合作显然有助于增进互利互惠。
关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四方敬之说,第四次日中韩领导人会议在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后举行,三国领导人表明了推动合作的政治意志,会议具有重要意义。三国领导人就在核能安全、可再生能源开发及防灾等领域加强具体合作达成了共识,取得实质性成果。此次会议进一步奠定了构筑三国互惠合作关系的基础。
日本《读卖新闻》说,日中韩领导人会议就加强核能安全和防灾领域合作达成共识。三国领导人认为三国的合作将对日本早日实现重建作出贡献,发表了《第四次日中韩领导人会议宣言》。宣言说,日本将与中韩两国和国际社会一起汲取核电站事故的教训。
日本《东京新闻》说,日中韩三国领导人发表了关于加强在灾后重建、灾害支援和核能安全领域合作的会议宣言。此外,三国领导人还就推进三国专家就自然灾害应对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了共识,并研究建立核电站事故及预测放射性物质扩散的联络体制事宜。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