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指数

访问次数: 1199                        发布时间:2011-05-25

[字体: ]

这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总结了经验、分析了形势、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 ”连日来,全省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精神,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高效、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民生,已成为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未来五年,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不断改善文化民生,我省将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家园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切实做好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阵地,提供更多适合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开展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建设保障机制,做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资金优先投放,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项目优先安排。同时,注意发挥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服务合同外包、社会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开展流动服务、联网服务,促进设施的共建共享与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最大效能。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