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又招政府雇员
为三个月内的第二次招聘,前一次招聘受到冷遇
昨日,记者从滁州市人社局获悉,滁州将招聘25名普通政府雇员。而在今年4月份,滁州市进行过一次招聘。实际上,早在2004年,芜湖市就在全省第一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政府雇员;2006年,合肥市也招聘了两名政府雇员。如今这两个市的政府雇员大部分都已离职。
尴尬
政府求贤备受冷遇
滁州市人社局公务员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滁州将政府雇员划分为高级与普通两个层次。普通政府雇员就是指具有一定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辅助性专业人才。招聘这批人才主要是为解决部分市直单位及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平台专业人才紧缺的实际困难。
为何要在短短3个月内两次招聘政府雇员呢?对此,滁州市人社局公务员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首招50名政府雇员时,面临着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考的双重冲击,不少报考人员更青睐于“铁饭碗”,而且招聘雇员的宣传时间太短,所以当时报考的人数不是很多,有些职位未能达到开考比例,最终招到的人数仅为预期招聘数的一半。
“首批25人经过考察和政审后,下一步就是尽快安排他们上岗了。”该负责人表示,由于滁州市正进行多个项目的建设,急需用人,但公务员编制有限,所以此次继续以这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25名普通政府雇员。
尝试
首批雇员多已离开
与滁州市现在风风火火招聘不同,芜湖与合肥两市当初招聘的4名政府雇员,如今大部分都已经结束了政府雇员身份。
2005年5月,成云、胡俊松应聘芜湖市政府雇员成功,成为我省首批政府雇员。可胡俊松仅仅工作一年后,就离开家乡芜湖远去上海,成云则在几年后选择了报考公务员,成为芜湖市政府办综合科的正式员工。芜湖市人事局公务员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成云、胡俊松之后,芜湖市已取消了招聘雇员这项制度。
肖楠是合肥的“第一任”政府雇员之一,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组织接待海外新闻媒体、中央对外新闻媒体来肥采访等。2009年,肖楠辞去政府雇员工作,去澳门大学读博士。如今他一边坚持学习,一边兼职自由摄影师。“环境和平台都不是我们开始想象的那样。”肖楠告诉记者,政府雇员的待遇没法和公务员相提并论,缺乏配套的保障政策。至于另外一位政府雇员徐庆的情况,据合肥市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仍在负责合肥市会展项目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而除了肖楠和徐庆外,合肥市再没有招聘过政府雇员。
建议
立法保障雇员权利
“这项制度从目标上来说是好的,目的是通过‘鲶鱼效应’来激活公务员队伍,但是操作层面做得不是太好。”张兄来是安徽行政学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我省公务员培训方面的专家。基于对公务员制度的了解,他对政府雇员制度有自己的看法。
“出台一个制度,必须要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包括严谨而科学的选拔标准、考核办法、待遇等级体系等。对于政府雇员这个制度来说,要想保证它能很好执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其进行立法。”张兄来认为,过去的政府雇员制度之所以“流产”,就在于政策的不连贯性,“公务员有《公务员法》来保障其考核、待遇等问题,政府雇员有什么?只有简单的一纸承诺,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应有的权利进行保障。”
在张兄来看来,政府雇员制度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和创新,它需要相关完善的法规、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增加政策实施的透明度,“比如说招聘一些特殊、高层次人才,给予高薪。同时定时公开他们的工作业绩,让老百姓都看看,这个‘高薪’雇员招得值,这样一个深得民心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实施下去。”张兄来说。(王天昊、陶娜)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