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六安一中传来喜讯,该校周怀松、余飞和孔昭阳同学被香港大学录取,其中余飞和孔昭阳两位阳光女孩来自同一毕业班,还是同桌。 3位考生同时放弃内地名校而钟情港大,这在该市高考历史上还是首次。
面试考港大整个过程不能用汉语
记者昨日在六安一中看到,3位考生正在激动地讨论上港大后的专业方向。小伙周怀松开朗而略显沉稳,他是该校高三(2)理科班毕业生,今年高考总分669分,其中英语考了139分。周怀松说,高考分数揭晓后他参加了港大在上海的面试,进入考场首先是30秒的自我介绍,然后是15分钟的分组话题讨论,最后是自我总结,整个面试过程全部用英语交流。
周怀松说,面试老师问:“为什么中国的考生一般只被一所大学录取,而在美国一位考生可能同时被多所名牌大学录取? ”他用英语回答:“中国人口多人才也多,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考试竞争相对激烈,以高考分数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至少在目前还是一种最公平的录取方式,因此我国一位考生只被一所大学录取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中美国情不同,教育模式自然也有区别。 ”
两位班主任说,3位考生的英语成绩都非常好,其中余飞英语考试接近满分。
平时咋学习放假学的时间比上课多
余飞和孔昭阳同在该校高三(9)班,而且还是同桌。她们的班主任王跃说,这两个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上自律意识和计划性强,平时基本不要老师操心。由于家住市区,两个孩子不在学校上自习,但回家后每天都自学到深夜,甚至放假时间花在学习上的工夫比上课期间还多。孔昭阳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外,还专门有个“错题本”,将平时做错的题目记在一个本子上,认真对待每一道错题和与之相关的知识,用她自己的话说:“错题本比课堂笔记重要。 ”
周怀松的班主任李建国说,周怀松不但学习自觉性高,还乐于帮助后进同学,同学有难题他总是有问必答,直到同学满意为止,在他的带动下,班上成绩优秀的学生自觉组成了一个“竞争团队”,学习上互相较劲,高考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何上港大像斯佳丽般追逐梦想
按照高考成绩,3位考生都可以上内地名牌大学,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约而同地钟情于港大呢?从余飞参加港大面试的回答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老师问:“年轻人,你的偶像是谁? ”余飞回答:“我的偶像是小说《飘》的主人斯佳丽,她敢于冲破传统的桎梏,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 ”采访中,3位考生均表示,香港大学开放的教学模式,崇尚团队合作,注重社会实践的学风,都给他们充分发挥个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是他们挑战自我的乐园。周怀松说,虽然港大学费高,但家人还是支持他,父亲准备把霍邱老家的房子卖了凑学费。
六安一中校长唐书钧说,3位同学同时选择上港大,开六安高考历史之先河,“敦品砺学,以天下为己任”的校训经过长期积淀,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激励着每一位学子为追求崇高理想奋斗。(记者方荣刚)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