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党员法律工作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情为民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党员便民服务”、“党员在岗化纠纷”、“法律援助送温暖献爱心”……连日来,我省广大基层党员律师、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等活动,倾心服务群众。
在法治安徽建设的进程中,基层法律工作者中的共产党员们默默奉献、辛勤工作,用真情和汗水化解矛盾纠纷,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使法律阳光普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党徽更加闪亮。
百姓喜爱的“家里人”
53岁了,他却像年轻人一样做起了“拼命三郎”,六年时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起,其中疑难矛盾纠纷200余起,化解重大信访案件20余起,调解成功率99%,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0余起;六年来,一辆脚踏车伴着他默默穿行于田间地头、百姓人家,跑遍了十里八村的家家户户,他这个外乡人成了当地群众喜爱的“家里人”;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仅仅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让一个省市有名的信访大镇,脱胎成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这位被无为县刘渡镇群众亲切称为“老管”的人,就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共产党员管文生。“有困难,找老管”成为群众对这位基层人民调解员、共产党员的最高褒奖。谢某因为儿子婚姻问题,和亲家闹到反目,管文生的双脚踏破了两家的门槛,终使两亲家握手言和;沙某因门前道路问题和邻居积怨,管文生苦口婆心相劝,亲自为他们门前的道路插标定界……
曹发贵、管文生、贾贤海……一个个共产党员的名字在我省人民调解员队伍中闪闪发光,推动人民调解事业不断前行。目前,全省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2万多个,拥有人民调解员13万多人,形成覆盖广大城乡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
困难群体的“贴心人”
2010年,汪忠流律师得知中国“1+1”法律援助志愿者公益活动在招募志愿者后,作为一名有1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心动了: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吗?他决定要加入到这个队伍中。经过长途跋涉,他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这里平均海拔在
他以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克服了困难,全身心投入到法律援助工作中。
2009年9月份,白玉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何桂群老人的儿子蒲雪祥在这次交通事故中死亡。汪忠流冒着风雪,赶到保险公司,提出保险公司没有将相关免赔事项告知投保人,并据理力争,最后保险公司按保险额全部理赔。汪忠流还找到当地民政等部门,为何桂群老人争取到困难救助。 “汪律师,您是我的恩人呐! ”不善言辞的老人握着汪忠流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目前全省共建立各类法律援助工作站2175个,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1万多个。为农民工追讨工资,替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维护合法权益,配合相关部门介入信访接待……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广大共产党员做榜样,当表率,无私奉献,让许多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帮助。
义务普法的“热心人”
在皖北大地上,有一位名叫沈振东的八旬老共产党员,义务普法20个春秋。多年来,人们经常看到满头白发的沈振东迎着春风秋雨,顶着酷暑严寒,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他用责任和义务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理想赞歌。
20年来,他自己动手编写法律材料,跑遍了宿州市的村村寨寨、机关单位和学校,以多种方式开展义务法制宣传教育,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他的热心得到了群众的赞誉,周边淮北市、河南永城、江苏徐州等地群众有了法律问题,也纷纷前来咨询。沈振东编写的材料丰富全面,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除了熟读法律书籍,他还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先后作了几十万字的笔记。
像沈振东这样不求回报、主动发挥余热的老党员,在我省各地还有很多很多。老党员调解室、老党员法律咨询室、老党员社区矫正志愿者……广大老党员们用不同的方式为群众服务,诠释着对党的宗旨的深刻理解。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