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区编办重拳出击 常抓不懈“吃空饷”专项清理工作成绩显著

访问次数: 2477                        发布时间:2011-07-19

[字体: ]

为严肃机构编制纪律,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堵住财政支出漏洞,节约行政成本,金安区编办自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对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吃空饷专项清理工作,至2010年底,共清理出“吃空饷”人员530人,为区财政节省资金2100多万元。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

为确保专项清理工作有序推进,金安区编办成立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并从财政、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时间、集中办公,做到清理目标明确,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措施得力。在专项清理工作中,金安区编办严明工作纪律,加大查处力度,明确规定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为方便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布了专项举报电话12310和举报信箱jaqbb@163.com,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监督。

二、明确工作方法,有序有效推进

为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金安区编办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一是印发开展“吃空饷”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规范清理工作程序,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二是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进行自查自纠,对“吃空饷进行明确界定:在编不在岗;已调离但未核销编制和财政供给;已死亡未核销编制和财政供给;其他形式“吃空饷”。由于分类定位清楚,各单位在自查过程中,可以按照要求及时找准自身问题,填写”吃空饷”人员情况摸底登记表。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对填表人和第一责任人实行责任连带。三是重点抽查,金安区编办对各单位的自查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和汇总,然后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和平时掌握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抽查中采取调阅单位工资发放花名册、机构编制人员台账、住房公积金缴纳花名册、考勤登记、奖金福利发放各册等方法,把沉淀在各单位仍未得到清理的“吃空饷”人员清理出来。四是督促整改,清理工作结束后,金安区编办把“吃空饷”人员名单在媒体上作出公告,要求限期返岗。逾期未返岗的人员将销编并停止财政供给,确保清理工作有始有终,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三、标本兼治,建立杜绝“吃空饷”长效机制

为了杜绝“吃空饷现象,金安区编办把阶段性的清理和建立监督、制约、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一是保证清理工作常抓不懈,彻底清查现阶段存在的“吃空饷问题,不留尾巴。二是健全机制,明确制度。金安区编办认真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健全规范与人社、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作制度,并印发了《金安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坚持监督检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预防、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建章立制,防患未然。(六安市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