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文化部组织实施的2011年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立项名单揭晓,我省申报的《中国汉族代表性民间歌舞——安徽花鼓灯文化生态保护工程》和《合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项目研究》入围。这是继去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实施之后,我省再次跻身该项工程。
千般锣鼓百般灯,是花鼓灯曾经的胜景。如今,蚌埠市花鼓灯本体保护取得重大进展,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成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之后,相关部门将建设数字化中国花鼓灯博物馆,全面完整准确记录花鼓灯艺术主体元素的风貌;保护花鼓灯自然形态、自然生态,实现优质基因自然传承;在社区开展以推广和普及为主要内容的“三千双百工程”(一千个锣鼓班子,一千个兰花,一千个鼓架子,一百个灯班子,一百个艺人);引进专业性保护机制、创新文化空间,彰显花鼓灯凝聚人心、和谐乡里的文化内涵。
同时入选立项的《合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项目研究》,展现了近年来合肥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和特色创意文化产业比重的上升。当地包括创意设计、广告会展等在内的创意文化服务业年均增长在70%以上。立项之后,合肥市相关部门将着力搭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平台,延伸文化产业链,实施国家智能语音产业基地、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全球“音谷”声音创意产业基地等示范项目。
2011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共收到98份项目申报书,最终评选出12个项目立项。(晋文婧)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