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研究民生工程"十二五"规划及医改

访问次数: 1648                        发布时间:2011-08-19

[字体: ]

王三运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通过安徽省民生工程十二五规划,审议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

817上午,省长王三运主持召开省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安徽省民生工程“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等。

  民生工程已经成为我省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品牌,开创了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改善民生任务依然繁重,必须坚持通过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实施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通过5年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就业服务覆盖范围,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均衡发展,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总体进展顺利,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会议指出,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体制机制初步建立,运转基本稳定正常,要继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心卫生院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巩固改革成果,确保新体制机制顺利运行。

  会议听取了我省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了2011年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筹备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记者胡旭)

 

相 关 链 接:

30条政策措施巩固完善基层医改

健全医卫机构运行补偿和激励约束机制

◎基层医卫机构编制内竞聘上岗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纳入核定基本支出

  ◎提高村卫生室补偿标准,按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村卫生室5000元;对到龄退出的村医给予补助,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的每月不低于300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体制机制转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制定了30条政策措施,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8月17,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

  据省医改办负责人介绍,去年8月我省基层医改全面实施以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52.8%,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体制机制转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业务骨干收入有所下降,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中心卫生院功能定位需要提升、药品采购配送回款不够及时、历史债务需要尽快化解、乡村医生待遇有待提高等。

  《意见》共10个方面、30条政策措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激励约束机制。今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基本支出包括编制内竞聘上岗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等。为调动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我省将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二是调整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起付标准。

  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新出台的政策措施从公开招聘专业人才、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健全对口支援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改革前,我省部分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较强,改革后因功能定位、人员编制、药品配备等方面影响,服务能力有所下降,影响了基层群众就近看病,增加了县医院压力。为改变这种状况,我省将调剂增加人员编制、支持特色专科发展、合理扩大用药范围。

  在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方面,新措施从村卫生室补偿、村医准入、退出、养老四个方面明确了政策。其中两个方面有突破:第一是补偿标准明显提高,按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村卫生室5000元,省财政补助水平实际达到13750元,同比翻了一番多。第二是对到龄退出的村医给予补助,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到龄退出的乡村医生按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此外,新的政策措施还对设立一般诊疗费项目、规范药品采购和回款程序、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记者陆列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726日头条播出

安徽基层医改细化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安徽省从今年下半年起,对65个病种在全省县级以上医院实行分级救治,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医改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给百姓带来更贴心服务。

  今年7月,安徽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农合病人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来自淮北农村的69岁老人邵士英成为第一个受益人,8万多元定额的手术费,邵士英只要支付两万多元,邵士英的儿子袁海鸥说:来了之后,医生说两三万就够了,我听了非常惊喜。

 

  包括心脏病、白血病在内的65种重大疾病实施政府补贴政策,患者只需自付30%的治疗费用,报销比例大幅提高。伴随着按病种付费政策的实施,医院对病人的诊疗路径也实现了优化,从检查到手术每一步都透明、规范。安医大二附院医生石开虎说:现在病人进来,我们就清清爽爽地告诉他,全都是透明的,并且还有人监督。

  安徽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年多来,不仅给百姓带来了实惠和便利,更让基层医院在医改中不断细化服务。在宿州市埇桥区,专门组建了“小药箱”便民服务队,制作了印有医患双方的姓名和电话的服务卡。辖区居民王学萍说:打一个电话,他们马上就能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

  为了解决大医院患者集中,基层医院相对冷清的现状,安徽鼓励患者向基层分流,规定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等级医院治疗补偿比例不同,下级医院要高于上级医院。

  今年,安徽全面推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将投入20多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并按照公益性为先的原则,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省6800万人民将得到实惠。(洪波、刘军)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