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乃民生之本,做好各类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一直是摆在各级人社部门面前的头等大事。记者昨日从省人社厅获悉,各级人社部门将明确就业援助范围,认定就业援助对象,为他们量身打造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找到合适的工作。
符合条件可纳入援助范围
据介绍,就业援助对象必须经人社部门认定,大多是由于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了一定时间仍然未就业,具体包括国企失业人员、国企关闭破产安置人员、集体企业失业人员以及残疾人、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等人群。
“就业援助将实行精细化管理,用制度化安排实现就业援助的长效化。”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人社部门计划把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全面实行就业援助对象实名管理、动态服务,坚持“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服务理念,努力使未就业的援助对象通过更具针对性的重点帮助尽快实现就业,已经就业的援助对象通过享受政策扶持可以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切实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幸福指数。
就业困难人员求职有补贴
据悉,就业援助对象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享受低保的长期失业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被企业吸纳或灵活就业,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用人单位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可获得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1000元就业奖励;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组织起来就业,享受就业补助;零就业家庭子女考入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学习,每学年获得1000元补贴。
省人社厅表示,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也是帮扶重点,人社部门计划将农村困难家庭中有就业能力、有转移就业愿望的成员,特别是零转移就业农户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提供技能培训、岗位信息等服务,帮扶困难家庭人员特别是零转移就业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转移就业。对省内企业招用享受农村低保的零转移就业农户成员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岗位补贴。
优惠政策也具“时效性”
除了出台一系列补贴措施外,针对每一位援助对象的需求和特点,人社部门将实行分类帮扶,以援助协议的形式实施“一人一策”的就业帮扶。各大才市也要将援助对象作为优先服务的重点群体,制定特殊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让他们优先得到各种专业化的重点帮助。“我们还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扩大岗位规模。”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公益性岗位补贴会根据当地经济水平、物价等因素及时作出调整,确保公益性岗位劳动报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不过,就业援助对象享受惠政具有一定期限,比如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除了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该负责人说,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国有集体企业失业人员,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