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十一五”期间,我省围绕科技部、财政部的总体部署,以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为宗旨,以培育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线,以实施重点科技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各试点县共研发新产品新品种329个,引进新品种403个,推广新技术410项,新品种推广面积238万多亩。申报发明专利322项,有156项专利获得授权。当涂县建立了以“种草、投螺、稀放、培养”为核心的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当涂模式”,制定了10个市级河蟹标准,基本完成了本地水产主导品种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了河蟹养殖由技术向标准的提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肥东县奶牛快速扩繁及优质原料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以引进新品种、建设优质高产奶牛核心群为重点,进行胚胎移植26次共400枚,胚胎移植、体外性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我省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空白。
农民成为专项行动计划的实际受益者。据统计,我省在实施专项行动计划中,共编制培训教材298种,培训农民超过46万多人次,发放资料137万多份,培养乡土人才29800多人。黄山区项目建设促进了两大名茶创牌创优,进一步扩大了茶叶在国内外影响,扩大了产销规模。怀远县提高怀远石榴科学种植水平,扩大优质石榴种植面积,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桐城市通过项目实施,已初步实现以种养为主的传统农业向种、养、加工和流通协调共进的现代农业过渡,以鸿润集团、霞珍集团为龙头的水禽养殖加工业,年产值达12亿元,生产基地辐射六个乡镇,联结农户近2万户,其中大关镇蛋鸭养殖规模达250万只,成为“全国蛋鸭养殖第一镇”,并带动了蛋品加工、鸭体加工、饲料加工等配套产业的兴起。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