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省将实现公共场馆免费为儿童开放;对贫困儿童医疗救助时,在救助标准上给予倾斜,不设病种限制;保障3~6岁学前教育,确保城市市区、县城城区每3万常住人口建设1所以上不少于9个班建制的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园等多项惠儿政策。昨日,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网上征求意见结束。
公共场馆免费向儿童开放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筹备,今年我省将颁布实施妇女儿童十年发展纲要(2011-2020年)。记者从这份未来改动不大的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上发现很多亮点。
目前,博物馆、科技馆已向公众免费开放,未来公众还可享受多少公共场馆资源?对此,纲要要求先对儿童开放,到2020年,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等公共场馆要免费为儿童开放;鼓励和支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
10年后每个乡镇有公办园
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的入学问题就受到家长们的高度关注。纲要提出未来10年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80%,学前一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5%;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城市市区、县城城区每3万常住人口建设1所以上不少于9个班建制的公办幼儿园;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每个乡镇至少建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贫困儿童医疗救助不设病种限制
如果孩子生了大病,除了高额的治疗费用外,孩子的未来也需要关注。虽然目前,有些儿童病种已纳入医疗救助,但情况仍不乐观。针对这一情况,纲要提出未来10年完善儿童医疗救助制度,对孤儿、城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参保费用和医疗费用给予资助,在救助标准上给予倾斜,不设病种限制。
针对孤残儿童,纲要要求依托市、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81所儿童福利(孤儿养育)指导中心,孤儿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教育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完善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办学格局,扩大残疾儿童的教育规模,基本实现地级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1所特殊教育学校,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祖春玲)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