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运致辞
王三运在致辞中指出,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地区合作发展会议,是事关沪苏浙皖发展的大事、要事。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推动下,抢抓开放合作机遇,推进互利共赢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关于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长三角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长三角合作正走上继往开来的新征程。这次联席会议就三省一市共同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磋商,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扩大长三角地区合作发展成果,必将产生积极而有力的推动。
会议围绕贯彻落实201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推进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认真分析了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交流了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情况,协调推进了区域合作重大事项,审议了长三角合作与发展促进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原则通过了201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安排建议,研究谋划了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在安徽省轮值牵头下,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确定的合作事项有序推进,重点专题合作不断推进深化,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构建了国家发展战略与省级发展战略良性联动机制,一批重点区域战略规划得到有效推进。二是着力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产业有效分工合作和全面转型升级。三是安徽省全面加入了长三角重点专题合作,组建了长三角产业转移专题组,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四是重点合作专题继续深化,范围进一步拓展,并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实现了新的突破。五是深化了长三角合作重大软课题成果应用工作,形成了“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共同促进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为正式实施做好准备。
会议研究确定了下一步主要合作事项。包括共同推进商合杭客专、“皖电东送”二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建立长三角信息化交流合作网络平台,联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深化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作,推进长三角地区企业信用基础信息在产业转移、食品监管等领域的应用,建立人力资源职业供求信息交换共享和劳务合作机制,推广区域通关改革,开展工商联合执法和加快推进长三角共建园区等重点领域的合作。
会议强调,要围绕长三角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统筹推进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与科学布局,引导和支持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向皖江城市带、苏北、浙西南等地有序转移。尤其要全面落实三省一市《关于共同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协调推动上海、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市在皖江示范区设立或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詹夏来指出,安徽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与苏浙沪发展紧密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在主动接受沪苏浙两省一市辐射的同时,安徽将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力争成为长三角转型发展的“战略后方”和“扩张平台”,全方位提升长三角合作发展水平,促进安徽加速崛起,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转型升级。要继续围绕“有利于促进区域统筹协调,有利于推动转型升级,有利于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原则,以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各项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为统领,以推动产业合作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推进深化重点专题合作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机制,努力取得更大的合作成果。
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各重点合作专题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记者陆列嘉)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