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日前,淮北市出台了《淮北市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拿出“真金白银”的奖励政策,助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一、在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鼓励我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六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核心技术、重大装备的研发,或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发投入超过200万元的部分,给予投入额的30%、最高200万元的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专项资金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1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或重点新产品,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0万元资助。对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企业,分别奖励创新团队20万元、10万元,获得二等奖的企业,分别奖励创新团队10万元、5万元。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授权专利,分别给予5000元、2000元、1500元资助;年专利申请量超过50件(含50件)、20件(含20件)的企业(单位或个人),且实施转化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的企业,分别奖励创新团队20万元、10万元。
二、在支持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在孵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市留成部分,5年内全额奖励企业。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资助。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我市六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中,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按实际开票支付技术开发经费的20%给予补助,每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万元。支持我市优势企业或科研机构牵头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对组建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联盟的牵头企业或科研机构,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资助。企业购买科技成果、专利,在我市首次实现产业化,且年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给予购买经费30%、最高50万元的资助。
三、在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淮北市试点工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合作项目等。支持专利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对各类科技人员利用专利发明创造和经省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创办企业、且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注册资金(现金在注册资金50%以上)30%、最高30万元的资助。
四、在强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加强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使用。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等方式,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企业任职、兼职。对科技型企业引进的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且年在我市工作满6个月以上的,给予年聘金30%、最高10万元资助。鼓励科技型企业联系高等院校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对新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给予10万元启动经费资助,对在站工作的博士,每人每年给予2万元生活补助。
信息来源:安徽先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