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省纪委获悉,自2001年启动试点以来,全省基层党务公开覆盖面逐步扩大,目前已从乡(镇)、村延伸到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截至8月初,全省已实行党务公开的乡镇党组织数量占总数的99.2%,行政村为99%,机关为86.5%,学校为87.7%,科研院所为84%,街道为99.5%,城市社区(居委会)为99.4%。党务公开逐步成为全省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在加强基层党内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围绕以点带面,我省选择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点,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党务公开深入开展。截至今年8月初,省级基层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发展到24个,中央基层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3个,中央地方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4个。不少市、县也建立联系点工作制度,阜阳市今年初确定市级基层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20个,亳州市今年5月确定联系点15个。省及各级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指导,充分发挥联系点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引导联系点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党务公开广度和深度,为整体上推进党务公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确保公开实效,我省强化监督、科学考评,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建立上级党委对下级党组织党务公开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并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党务意见箱等方式,及时收集掌握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一些地方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党务公开的规范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估,强化考评结果的综合运用。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