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高扬事业兴
——党代表热议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省第九次党代会对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代表中引起热议。代表们认为,党是我们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进兴皖富民、建设美好安徽,关键在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理论建设为先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年近90高龄的吴炎武代表说,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行动就会失去方向。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指导行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品质;善于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 “当前,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就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周勇代表说,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学习,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来,我省大兴学习之风。“对于地方党委来讲,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抓好理论武装,加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林绪文代表说,只有用先进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才能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理论为干部群众真正掌握,才能焕发巨大力量。来自基层的方继凡等代表建议,要创新理论宣讲形式,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深奥的理论还原为朴实的道理,让基层党员、老百姓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培养优秀人才激发创新激情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保障。
如何选人用人、选任什么样的人,体现导向、关乎风气。 “用小人,则小人齐趋;用贤才,则群贤毕至。 ”方晓利代表说,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995年以来,省委先后直接组织16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共公选了178名厅级干部,在全国公选厅干中批次最多、最具持续性。骆方平代表认为,“赛场竞马”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今后应加大竞争性公开选拔干部力度,以实绩评干部、以民意用干部、以竞争选干部,不断拓宽识才用人的路径。
“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行伍。 ”基层一线是干部成长成才的熔炉。我省连续选派4批1.4名万机关、企事业干部到村镇挂职,既培养锻炼了年轻干部,也有力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代表们建议,要推行干部交流轮岗,加大培训和挂职锻炼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方式,提高各级干部综合素质能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就要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章义、罗建国等代表建议,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做到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总量,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
“求木之茂者,必固其根本。”只有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才能夯实党的执政之基。党的基层组织如何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变化,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引起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合肥庐阳区亳州路街道在“两新”组织众多的财富广场,挂牌成立我省首家楼宇党委,成为我省基层党建一个创新。“党组织成立以来,搭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作用发挥的平台,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财富广场楼宇党委副书记施小菊代表说,随着经济发展,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将会越来越多,党的基层组织要灵活设置,努力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影响力。
“网络不能成为党建的盲区。 ”毛冬梅等代表建议,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党建的形式也须变,特别是要利用网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延展党建手臂,打破地域、时空的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提升新时期党建水平。
为构建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新格局,2008年以来,全省城乡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共建”。目前,全省已结成对子1.1万多家。汪卫东代表建议,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工程,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广泛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永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加强改进作风密切血肉联系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永恒课题。
“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全省事业发展,事关兴皖富民战略目标的实现。 ”张永代表说,改进作风,首先要在感情上亲近群众,从思想深处把群众当主人,发自内心视群众为亲人,真心实意与群众以心交心,诚心诚意与群众以情换情。
改进作风,要做到工作上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徐辉代表说,党员领导干部要真心拜人民为师,真心向群众学习,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做决策时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凝聚群众的智慧力量。
当前,我省深入开展的“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赢得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陈多田代表认为,这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带了好头,建议要坚持行动上深入群众,推动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引导广大干部深入一线,建立健全一系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并在党建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
“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来自六安的周世友代表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困难挑战也前所未有。党员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牢记使命不懈怠,与时俱进不僵化,永葆本色不腐败,我们就一定能建设更美好的安徽。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