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三雄”之一张仲平透露:“大好河山”系他的父亲任国民党上校秘书时为其上司代书
昨日,本报报道的“‘张氏三雄书画’将现省博新馆”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读者在安徽商报官方微博留言,表示对这次展览活动非常期待。张仲平昨天在看到本报报道后,又给记者打来电话,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他父亲
双手抓笔题字
到过黄山旅游的人,大多对“大好河山”4个字印象最深,不少游客都曾在“大好河山”下留过影。那么,这4个大字到底是谁写的呢?
张仲平老人说,抗战爆发后,他父亲
一天,唐式遵率幕僚来黄山游玩,谈起当时的小日本对中国如此鲸吞蚕食,越谈心里越难过。结果,走到温泉了,一看对面有个大石壁,唐式遵首先提出来要在这个石壁上写个字,留下一个历史的记忆,写什么呢?大家正在讲抗日战争,如此大好河山现在只剩半壁了!说着说着,
但是字由谁来写呢?据张仲平说,当
众人撒米成字
说起黄山的摩崖石刻,相信大家对另一幅石刻也有很深的印象,那就是“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这个字的落款也是唐式遵,但据
老人说,那天战区司令唐式遵曾派他挑一担米到慈光阁,到慈光阁大厅一看,围了好多人,这些人中间是一张粘贴在一起的大白纸。老人说,他把米挑上去之后,就是罗长铭用手抓米撒,把米撒在这个纸上,从而撒成了“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字是一个一个地撒出来的,撒完之后,大家就对这些字“品头论足”,进行修改,待形成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字后,就由
创作完之后,司令就雇了一些石匠去凿这些字。于是,石匠们在树桩上拴好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挂上米篓,石匠们就站在米篓里,慢慢下垂到那个大石壁上,按照这些字的纸样去凿,凿出一点边,凿出一点痕迹,这个纸也没了,然后再继续凿深。所以说,这些字就是这么凿出来的。张仲平说,“立马空东海”,“立马”是一种英雄姿态,“登高望太平”,是指追求太平世界,也暗合黄山山脚下的太平县,所以非常好,这么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出来这么特殊的两句,形成了这么特殊的摩崖石刻。(陆慧敏)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